[实用新型]模拟风洞试验用加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37756.6 | 申请日: | 2018-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0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冷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9/02 | 分类号: | G01M9/02 |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体 发热元件 加热器 风洞试验 进气口 热胀冷缩系数 本实用新型 补偿加热器 电极绝缘套 固定支撑盘 外壳体内腔 中间支撑盘 导体 导体连接 电极连接 高温变形 高温条件 工作效率 管状内孔 加热升温 加热元件 可靠性能 密封性能 三相电极 三相星形 使用寿命 出气口 固定端 绝缘套 内筒体 体内部 支撑盘 电极 首尾 贯通 自由 配合 | ||
1.一种模拟风洞试验用加热器,包括外壳体,和安装在外壳体内部的内筒体,其特征在于:内筒体一端的端部安装有固定支撑盘,另一端安装有自由支撑盘,固定支撑盘、自由支撑盘上排布有若干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安装有发热元件,若干发热元件两端通过导体连接成回路,导体与安装在外壳体上的电极连接;内筒体一端与外壳体之间固定连接,内筒体另一端与外壳体不固定连接;中间发热元件为管状,发热元件内孔首尾贯通外壳体内腔前后两端,外壳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发热元件中部设置有若干中间支撑盘,中间支撑盘上也排布有若干安装孔,发热元件中部穿过中间支撑盘上的安装孔并由安装孔间隔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风洞试验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盘、内筒体固定端通过第一安装环固定安装在外壳体内壁上,内筒体不固定端通过第二安装环配合安装在外壳体内部,第二安装环连接有导向支撑环,自由支撑盘配合安装在导向支撑环内部并能够沿导向支撑环内腔直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风洞试验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通过连接导电排与发热元件上的导体连接,导体通过抱接组件连接在发热元件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风洞试验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与内筒体固定端相应的端部导体为一字形导体,与内筒体不固定端相应的端部导体为曲线形连接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风洞试验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盘、中间支撑盘、自由支撑盘上的安装孔呈同心圆均匀分布,位于同心圆最外圈位置的安装孔内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位于固定支撑盘、中间支撑盘、自由支撑盘之间的位置套装有支撑套;发热元件与固定支撑盘的安装孔连接处设置有绝缘子AB套;发热元件与中间支撑盘、自由支撑盘的安装孔连接处设置有中间支撑衬套,中间支撑衬套通过中间支撑绝缘子安装在中间支撑盘、自由支撑盘的安装孔内;绝缘子AB套、中间支撑绝缘子材料为陶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风洞试验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通过柔性导体与电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风洞试验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发热元件材料为SUS310S高温合金,牌号为0Cr25Ni20;固定支撑盘材料为SUS304高温合金,牌号为0Gr18Ni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风洞试验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外部安装有能够与设备底座安装连接的安装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风洞试验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位于出气口的位置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风洞试验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发热元件分为三组,按三相星形接法连接至外壳体上的三相电极;电极通过两个互相配合的绝缘套安装在外壳体上,电极穿过绝缘套内孔后通过螺母与螺纹配合紧固安装;绝缘套与螺母垫片、绝缘套与外壳体安装孔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两个绝缘套互相配合的内端面之间设置有V形密封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77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