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程控的高精度低噪声OLED屏电源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3948.1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8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君军;刘品德;陈显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智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吴雯珏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运放 单片机 转换模块 转直流 输出端连 电源生成装置 第二连接器 低噪声 第二模 第一模 可程控 模数转换模块 第一连接器 电源输入 两路 输出 | ||
一种可程控的高精度低噪声OLED屏电源生成装置,包括单片机,单片机连第一连接器;单片机连第一模数转换模块,第一模数转换模块连直流转直流模块,直流转直流模块连第一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第一金氧半场效晶体管连第二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第二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第一输出端连第二连接器,第二输出端连模数转换模块,第三输出端连第二运放,第二连接器连第二运放;单片机连第二模数转换模块,第二模数转换模块输出分成两路,一路连第一运放,另一路连第三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第一运放连第一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第二运放连第一运放;单片机连直流转直流模块,直流转直流模块连电源输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LED屏电源生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程控的高精度、低噪声、通用性强得OLED屏电源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Ching W. Tang)于1979年在实验室中发现。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显示屏领域。
现有的OLED屏驱动电源生成装置基本都是基于集成式电源IC,在输出指标上难以达到较高的输出精度、输出电流以及较低输出噪声,实现输出电压调整也比较困难,难以适应不同型号的OLED屏,而在OLED屏检测设备中则需要用到能够大范围调压的高精度、低噪声电源生成装置。
鉴于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可程控的高精度低噪声OLED屏电源生成装置是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程控的高精度低噪声OLED屏电源生成装置,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输出指标上难以达到较高的输出精度、输出电流以及较低输出噪声,实现输出电压调整也比较困难以及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程控的高精度低噪声OLED屏电源生成装置,包括一单片机,该单片机通过串口通讯端连接一第一连接器,用于与外部主机通讯;
所述单片机的第一I2C通讯端连接第一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一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第一输出端作为电源输出连接一第二连接器的输入端,第二输出端连接一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单片机的第二I2C通讯端连接第二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分成两路,一路连接一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单片机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入;
所述单片机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分成两路,第一路连接第三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输入端,第二路连接第二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第二输入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单片机通过一对外通讯的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双向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
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和第三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源极均接地。
3、上述方案中,所述单片机的模数转换引脚端连接一模数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第三输出端连接一模数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智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智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3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准电压源和稳压电路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串联电池组电压差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