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直升机的组合导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7294.1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3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导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G01C23/00;G01S19/4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王庆彬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导航系统 无人直升机 底座 惯性测量单元 本实用新型 电源处理模块 卫星导航模块 导航计算机 减震器支架 功分器 减震 大载荷 有效地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的组合导航系统,其包括导航计算机、惯性测量单元、电源处理模块、卫星导航模块和功分器;所述导航计算机安装于组合导航系统底座上,所述惯性测量单元通过减震器支架安装于所述组合导航系统底座上;所述电源处理模块和卫星导航模块均固定于所述组合导航系统底座上;所述功分器固定于所述组合导航系统底座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器支架能够对惯性测量单元进行有效地减震,即使将本实用新型的无人直升机的组合导航系统应用于大载荷无人直升机,也能稳定地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载荷无人直升机的组合导航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机导航是指无人机依赖机载的导航设备和飞行控制系统来进行定位和控制并最终完成飞行任务。用于实现无人机导航方法包括:遥控指挥、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Navigation System,INS)、卫星导航、视觉匹配、组合导航等。组合导航由于综合了各种导航方法的优点,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是目前无人机导航的主流方法。
大载荷无人直升机通常采用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机上震动冲击较大,机上设备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现有的组合导航系统有的在大的震动冲击环境中性能会下降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一种无人直升机的组合导航系统,其应用于大载荷无人机时,能够稳定地工作,解决了目前组合导航在大载荷无人直升机上使用遇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直升机的组合导航系统,其包括导航计算机、惯性测量单元、电源处理模块、卫星导航模块和功分器;
所述导航计算机安装于组合导航系统底座上,所述惯性测量单元通过减震器支架安装于所述组合导航系统底座上;
所述电源处理模块和卫星导航模块均固定于所述组合导航系统底座上;
所述功分器固定于所述组合导航系统底座上。
可选的,所述减震器支架的周向形成有四个上凸耳,每一个上凸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减震垫圈;
所述组合导航系统底座上对应所述上凸耳的位置设置有四个长立柱,所述长立柱的上端开设有内螺纹,螺钉穿过所述上凸耳和减震垫圈与所述长立柱的内螺纹配合,将所述惯性测量单元安装于所述组合导航系统底座上。
可选的,所述减震器支架的周向上还形成有四个下凸耳,每一个下凸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下凸耳的凹槽内设置有减震垫圈;
所述组合导航系统底座上对应所述下凸耳的位置设置有四个短立柱,所述短立柱的上端开设有内螺纹,螺钉穿过所述下凸耳和所述下凸耳的凹槽内设置的减震垫圈与所述短立柱的内螺纹配合。
可选的,所述减震垫圈采用橡胶制备。
可选的,所述长立柱和短立柱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导航计算机、卫星导航模块、导航计算机和功分器均竖直设置,所述卫星导航模块与所述导航计算机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电源处理模块和卫星导航模块位于所述电源处理模块和减震器支架之间。
可选的,所述的无人直升机的组合导航系统还包括组合导航系统壳盖,所述组合导航系统壳盖固定于所述组合导航系统底座上,并覆盖所述导航计算机、惯性测量单元、电源处理模块、卫星导航模块和功分器。
可选的,所述导航计算机、电源处理模块和卫星导航模块共用一个安装支架固定在组合导航系统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导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导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7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