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流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7521.2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3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B60R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邹秋爽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板组件 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 展开位置 风阻系数 回收位置 内凹结构 踏步结构 影响整车 地连接 可翻转 有效地 踏板 遮挡 指向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流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导流板组件可翻转地连接于基体上,并用于与基体的容纳空间配合,导流板组件具有遮挡容纳空间并远离地面的回收位置以及露出容纳空间并指向地面的展开位置,当导流板组件处于展开位置时,用户能够通过导流板组件从地面进入到容纳空间内,导流板组件包括踏步结构,设置在导流板组件上,以便于用户从地面进入至容纳空间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无法避免踏板形成的内凹结构影响整车的风阻系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载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流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运载工具,尤其是重型卡车,其车头和货箱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此间隙可以放置长途运输时必要的工具也可以设置工作台、控制台等设备,在必要时用户需要进入此间隙取放工具或者对车辆状态进行控制。但是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尤其是高速行驶过程中,空气容易进入此间隙形成风阻,大大地提高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油耗和成本。
当代能源意识的提高,使得重卡降风阻要求已经是现在最迫切的任务。在实际运输过程中,风阻小的重卡油耗更小,会更受用户喜爱,也更加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在未来的重型卡车上,驾驶室与货箱的表面会越加光顺,这就要求导流板与驾驶室及货箱之间的间隙越小越好。
现在众多主机厂的主流重卡导流装置,为了充分遮盖车头和货箱之间的间隙以降低风阻,导流板的面积日益增大,压缩了原本用户攀爬工作台的空间,用户登上工作台的时候不方便。即便市面上一些重型卡车采用了可翻转式导流板,通过四连杆翻转机构或合页式转动机构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向侧面打开导流板避让开攀爬工作台的踏板,但是上述方法均为手动开启,并且无法避免踏板形成的内凹结构影响整车的风阻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导流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无法避免踏板形成的内凹结构影响整车的风阻系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流板组件,可翻转地连接于基体上,并用于与基体的容纳空间配合,导流板组件具有遮挡容纳空间并远离地面的回收位置以及露出容纳空间并指向地面的展开位置,当导流板组件处于展开位置时,用户能够通过导流板组件从地面进入到容纳空间内,导流板组件包括踏步结构,设置在导流板组件上,以便于用户从地面进入至容纳空间内。
进一步地,踏步结构包括踏板,踏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导流板组件的内表面,踏板具有支出导流板组件的支撑位置和与导流板组件叠置的收纳位置,当导流板组件位于回收位置时,踏板位于收纳位置,当导流板组件位于展开位置时,踏板位于支撑位置。
进一步地,踏板的第一端通过驱动电机可转动地设置在导流板组件上,踏板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当踏板位于支撑位置时,踏板的第二端远离导流板组件,当踏板位于收纳位置时,踏板的第二端靠近导流板组件。
进一步地,踏板的第一端与导流板组件的第一固定部铰接,踏板的第二端和导流板组件的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驱动杆。
进一步地,踏板包括铰接设置的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踏步结构还包括滑轨组件,第一踏板的第一端与导流板组件的第一固定部铰接,第一踏板的第二端和第二踏板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踏板的第二端通过滑轨组件与导流板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滑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块,滑轨设置在导流板组件上,滑块连接在第二踏板的第二端和滑轨之间。
进一步地,导流板组件包括第一分导流板和位于第一分导流板下方的第二分导流板,第二分导流板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基体上,当导流板组件处于回收位置时,第一分导流板与第二分导流板均处于初始位置,第一分导流板还具有与第二分导流板叠置的叠置位置,当导流板组件位于展开位置时,第一分导流板位于叠置位置,并且第一分导流板和第二分导流板共同向外翻转,踏步结构设置在第二分导流板上,当导流板组件位于展开位置时,踏板与水平面成预设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7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
- 下一篇:导流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