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对称线路板的板翘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1772.6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7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邓细辉;吴永德;张永谋;张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6 | 分类号: | H05K3/4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罗志宏 |
地址: | 5162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板 线路板单元 压合单元 不对称 板翘 盲孔 通孔 线路板本体 控制结构 辅助层 压合 本实用新型 线路板铜箔 错位分布 层合 | ||
一种不对称线路板的板翘控制结构,包括线路板本体,线路板本体包括第一线路板压合单元和第二线路板压合单元,第一线路板压合单元由上至下依次由第一线路板单元和第一辅助层压合而成;第二线路板压合单元由上至下依次由第二线路板压单元、第二辅助层以及第二线路板铜箔层合而成;所述的第一线路板压合单元上设有第一线路板单元通孔和第一线路板单元盲孔;所述的第二线路板压合单元上设有第二线路板单元通孔和第二线路板单元盲孔;压合后的第一线路板单元通孔和第二线路板单元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线路板单元盲孔与第二线路板单元盲孔之间错位分布。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将不对称线路板板翘控制0.75%以内,解决了不对称线路板的板翘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对称线路板的板翘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不对称线路板是指板子压合时,其层数为奇数的线路板,且在线路板内部需要设有奇数层盲孔,而奇数线路板的板翘控制较严格,板翘要求控制0.75%以内。另外,部分不对称线路板中需要进行制作奇数层盲孔,其制作难度大,且容易出现线路板的板翘情况,增加了不良品率,降低了经济效益。目前,线路板生产企业为了解决线路板的板翘问题,确保线路板的品质和性能要求,通常在产线上增加压烤流程和购置板弯返直机等设备对线路板进行生产加工。通过该工艺和设备对线路板进行加工后,虽然可以改善线路板的板翘要求,但是其流程繁琐,成本耗费巨大。因此如何研发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案,防止不对称线路板生产过程中的板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不对称线路板的品质和性能成为线路板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实用性强、制作成本低的不对称线路板的板翘控制结构,能够有效的将不对称线路板板翘控制0.75%以内,解决了不对称线路板的板翘率高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不对称线路板的品质和性能,简化生产工艺流程,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不对称线路板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不对称线路板的板翘控制结构,包括线路板本体,所述的线路板本体包括第一线路板压合单元和设置在第一线路板压合单元下方的第二线路板压合单元,所述的第一线路板压合单元由上至下依次由(2M-1)层第一线路板单元和一层第一辅助层压合而成;所述的第二线路板压合单元由上至下依次由(2N-1)层第二线路板压单元、一层第二辅助层以及一层第二线路板铜箔层合而成;所述的第一线路板压合单元上设有连通第一线路板压合单元的第一线路板单元通孔和第一线路板单元盲孔;所述的第二线路板压合单元上设有连通第二线路板单元的第二线路板单元通孔和连通(2N-1)层第二线路板压单元和第二辅助层的第二线路板单元盲孔;压合后的第一线路板单元通孔和第二线路板单元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线路板单元盲孔与第二线路板单元盲孔之间错位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线路板压合单元中的第一层第一线路板单元和第一辅助层均为铜箔层;所述的第一线路板压合单元中的第二层第一线路板单元至第(2M-1)层第一线路板单元由(M-1)块第一内层线路板单元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层第一线路板单元、第一内层线路板单元以及第一辅助层之间均设有半固化片层。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线路板压合单元中的第一层第二线路板单元、第2N层第二线路板单元以及第二辅助层均为铜箔层;所述的第二线路板压合单元中的第二层第二线路板单元至第(2N-1)层第二线路板单元由(N-1)块第二内层线路板单元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层第二线路板单元、第二内层线路板单元以及第二辅助层之间均设有半固化片层。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内层线路板单元和第二内层线路板单元均采用双面覆铜的芯板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辅助层由无线路的铜箔制成,在铜箔上设有与第一线路板单元通孔和第一线路板单元盲孔分别相对应的第一线路板铜箔孔一和第一线路板铜箔孔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1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焊接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自扣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