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发散光束的倍频晶体特征角度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2771.5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6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梁樾;赵润昌;靳赛;李志军;李天恩;李庆;李平;王伟;陈文棋;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219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倍频晶体 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 定位基准 发散光束 发散透镜 光学系统 匹配透镜 倍频效率 不稳定性 采集图像 测量过程 测量晶体 测量原理 垂直入射 晶体表面 平行光束 入射光束 位置坐标 照明光源 光束角 入射光 最大点 反推 灰度 准直 成像 偏离 监视 引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发散光束光学系统的倍频晶体特征角度的测量装置。该装置由照明光源、定位基准元件、发散透镜、待测晶体、匹配透镜和CCD组成。用于照明的平行光束注入整个测量装置,经过定位基准元件、发散透镜后垂直入射到待测晶体表面。然后通过匹配透镜和CCD组成的光学系统将入射光成像于监视CCD上,通过CCD采集图像中的灰度值最大点的位置坐标来反推使倍频效率最大时对应的倍频晶体偏离准直位的夹角,从而得出倍频晶体的特征角度。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快速精确测量晶体特征角度的难题,消除了在测量过程中因为入射光束不稳定性引入的光束角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具有测量原理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发散光束的精确测量倍频晶体特征角度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较为复杂的钕玻璃高功率光学系统中,通常使用KDP晶体对基频光(波长1053nm) 倍频后获得高效的三倍频光用来开展物理实验。晶体的倍频效率与晶体长度、相位匹配角、晶体温度以及基频光功率等因素有关。晶体的相位匹配角即入射的基频光偏离晶体晶轴的角度,是晶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参数,以该角度入射的基频光满足相位匹配条件,在其它因素一定的条件下能够获得最佳的倍频效率。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给出晶轴的方向作为基准参考,人们难以直接使用相位匹配角来调节晶体的最佳姿态。通常,晶体偏离准直位置(垂直于入射光)的角度被用来调节晶体的姿态。当入射光满足相位匹配条件时晶体偏离准直位置的角度即为晶体的特征角度,如图1所示,1-1为晶体,1-2为晶轴,1-3 表示入射光线,1-4表示特征角度,1-5表示相位匹配角,左图表示准直状态,右图表示高效倍频状态,晶体从准直位置偏转该角度后能够获得最大的倍频效率。因此,晶体的特征角度需要得到精确的测量。
现有的测量晶体特征角度的主要方法是搜索法。即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不断改变入射光与晶体的夹角,同时监测倍频光的强度来搜索晶体的特征角度。其具体方法是从初始位置移动特定的步长开始搜索,当倍频光正好消失时记录晶体位置为位置1,用同样的方法反向搜索另一个正好消失的位置并记录为位置2。位置1和位置2之间的中间位置减去基准位置就是晶体的特征角度。同时,为了消除误差需要多次重复搜索取平均值。该方法较为繁琐,耗时较长。当系统中有多块晶体时还需要分别重复搜索每块晶体的特征角度。更为极端的情况是,当晶体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晶体相位匹配角通常会发生改变,为了获得最佳的倍频效率需要同时调节温度和晶体角度两个变量。在该情况下使用搜索法测量晶体的特征角度无疑是既不便利的。
综上所述,更为简洁、快速、灵活的测量晶体特征角度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原理简单、操作容易、调试精度高的倍频晶体特征角度的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灵活简洁、测量精度高,仅通过一次测量就能给出晶体的特征角度,解决了传统晶体特征角度测量方法测量次数较多、耗时较长的问题,极大简省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发散光束的倍频晶体特征角度的测量装置,在光路传输方向上依次排列有照明光源(1)、定位基准元件(2)、发散透镜(3或11)、待测晶体(4)、匹配透镜(5)和 CCD(6);其中光学元件均垂直于光轴,其几何中心均在光轴上,定位基准元件(2)正中心硬联结有定位基准(7或8),照明光源(1)发出的平行光束照射定位基准元件(2)后,经过发散透镜(3或11)和待测晶体(4)后通过匹配透镜(5)后成像于CCD(6)。
进一步的,定位基准(7或8)和定位基准元件(2)硬联结为一个整体,联结位置在定位基准元件(2)的几何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待测晶体(4)的初始基准位置为垂直于光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27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键盘外壳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坐标信息的大尺寸直线度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