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撞汽车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1407.7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9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黄筠雅;谭江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32B15/04;B32B15/1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张文宣 |
地址: | 3305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板 车门内板 车门外板 磁铁板 磁铁 车门防撞杆 防撞汽车 防撞杆 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 抗撞击性能 外界冲击力 磁性相斥 汽车领域 相斥 斥力 缓冲 受力 车门 抵抗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汽车门,属于汽车领域。一种防撞汽车门,包括车门内板、以及车门外板;车门内板与车门外板之间设有车门防撞杆组;车门防撞杆组包括第一防撞杆、第二防撞杆、第三防撞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还包括第一弹性板、以及第二弹性板;车门内板内设有第一磁铁板;车门外板内设有第二磁铁板;第一磁铁板与第二磁铁板的磁性相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车门防撞杆组、第一弹性板、第二弹性板、车门内板内的第一磁铁、以及车门外板内的第二磁铁改善车门抗撞击性能,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能有效缓冲外界冲击力,相斥的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受力随两者距离越近斥力越大,进一步抵抗外力,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防撞汽车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汽车受到侧面撞击时,车门很容易受到冲击而变形,从而直接伤害到车内乘员。在交通事故中,侧面碰撞是发生频次最高的事故形态,由于乘员与车门间没有足够的空间产生大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所以侧面碰撞在交通事故中显得尤为危险。目前市场上的汽车车门夹层中间放置防撞杆来防止车门变形,进一步强化车门,提高安全性,但对人的保护以及防撞杆的保护不够全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防撞汽车门;该一种防撞汽车门既能保护防撞杆,又能减小外部对内部的撞击。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汽车门,包括车门内板、以及车门外板;
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车门外板之间设有车门防撞杆组;
所述车门防撞杆组包括第一防撞杆、第二防撞杆、第三防撞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板分别贴合于靠近所述车门外板一侧的侧壁上;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心、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中心连线呈三角形;
所述第一防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撞杆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防撞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二防撞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上,所述第三防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上;
还包括第一弹性板、以及第二弹性板;
所述第一弹性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撞杆的前表面、所述第二防撞杆的前表面、以及所述第三防撞杆的前表面;
所述第二弹性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撞杆的后表面、所述第二防撞杆的后表面、以及所述第三防撞杆的后表面;
所述车门内板内设有第一磁铁板;
所述车门外板内设有第二磁铁板;
所述第一磁铁板与所述第二磁铁板的磁性相斥。
可选地,还包括缓冲板;
所述缓冲板位于所述车门防撞杆组与所述车门外板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弹性保护层;
所述弹性保护层固定于远离所述车门外板一侧的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撞杆的前表面与后表面、所述第二防撞杆的前表面与后表面、以及所述第三防撞杆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设有加强筋。
可选地,还包括固定三角板;
所述固定三角板的三个端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撞杆、所述第二防撞杆、以及所述第三防撞杆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撞杆、所述第二防撞杆、以及所述第三防撞杆由钛合金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1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汽车安全驾驶遮光装置
- 下一篇:客车及其逃生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