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能耗无抛锚电动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58190.8 | 申请日: | 2018-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1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 发明(设计)人: | 丁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4;B60L3/00;B60L15/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电池 应急电池 继电器 阴极 正极 阳极 充电器 第五继电器 电动汽车 控制器 触头 负极 常开触头 低能耗 光耦 抛锚 本实用新型 控制芯片 控制信号 充电站 大容量 输出端 输入端 小容量 充电 输出 行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能耗无抛锚电动汽车,包括大容量主电池和小容量应急电池,主电池阴极通过第一继电器的触头与控制器负极相连,主电池阳极通过第二继电器的触头与控制器正极相连,主电池阴极还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主电池阳极还通过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头与充电器的正极相连;应急电池阴极与主电池的阴极相连,应急电池阳极通过第四继电器的触头与控制器正极相连,应急电池阳极还通过第五继电器的常开触头与充电器的正极相连。第一至第五继电器的线圈一一对应连接在第一至第五光耦的输出端,第一至第五光耦的输入端一一对应与总控制芯片的第一至第五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该电动汽车在主电池亏电时,可使用应急电池行驶到充电站充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特别涉及一种低能耗无抛锚电动汽车,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通常采用一组动力型蓄电池组,当蓄电池组的电量下降到超过额定电量的70%或者更少的时候,就不能为电动车供电,车辆只能停止前进,等待救援拖车。此外,电动汽车在运营过程中,为了满足最大载荷时车辆的动力性,现在所使用的电动汽车配备具有较大储备功率的大功率电动机。较大功率的电机,在车辆满载时的效率较高。但是在车辆空载和轻载时,电动机的工作效率极低,使得车辆的单次充电续航里程极大地缩短。
目前有利用双电机对电动汽车进行驱动的结构形式。公开号为101519040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双电机防滑差速驱动桥,双电机防滑差速驱动桥包括两个驱动电机、与两个驱动电机耦接的减速器总成、防滑差速装置、和/与减速器总成连接的左、右输出轴;其中,两个驱动电机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布置在双电机驱动桥的中间,它们通过减速器壳体联结为一个整体;两个驱动电机输出的动力汇流到减速器总成;每个驱动电机通过四个齿轮实现二级减速;四个齿轮包括输入轴齿轮、中间被动齿轮、中间主动齿轮和左、右半轴齿轮,其中输入轴齿轮与一个电机轴固接并与中间被动齿轮啮合,中间被动齿轮与中间主动齿轮同轴设置,进一步中间主动齿轮与左、右半轴齿轮啮合,而左、右半轴齿轮固定在左、右输出轴上;进一步通过与减速器总成连接的左、右输出轴驱动电动汽车的左右车轮转动;防滑差速装置装在减速器总成的左输出半轴和右输出半轴中间,并且同轴转动。该结构的两个电机的动力分别传输到左轮和右轮,没有发挥传统汽车领域的主减速器的功能,主减速器的传动机构能够自动分配驱动力到车辆的左右车轮。
目前有利用轮毂电机对电动汽车两个前车轮或者两个后车轮进行驱动的结构形式,把电机布置在车辆的两个前轮或者两个后轮上,利用控制器控制两个电机,驱动车辆前进。还有利用轮毂电机对电动汽车的四个车轮进行驱动的结构形式,把电机布置在车辆的四个轮子上,利用控制器控制四个电机,驱动车辆前进。均存在三个致命的缺点:1.质量较大的电机与车轮成为一体,车辆支撑弹簧以下的非簧载质量较大,车辆行驶过程的动力学性能较差,车轮的寿命较短;2.该结构形式依靠对轮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车辆方向盘转动角度等参数的精确测量,控制各个电机的转速,一旦传感器失效,车辆行驶极度不平稳;3.轮毂电机驱动两个轮子的结构形式没有发挥传统汽车领域的主减速器的传动机构自动分配驱动力到左右车轮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低能耗无抛锚电动汽车,在主电池亏电时,自动投用应急电池,使汽车能够行驶到充电站充电。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能耗无抛锚电动汽车,包括为电机提供动力的大容量的主电池,还包括小容量的应急电池X2,主电池X1的阴极通过第一继电器K1的触头与控制器负极C-相连,主电池的阳极通过第二继电器K2的触头与控制器正极C+相连,主电池的阴极还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主电池的阳极还通过第三继电器K3的常开触头与充电器的正极相连;应急电池X2的阴极与主电池的阴极相连,应急电池X2的阳极通过第四继电器K4的触头与控制器正极C+相连,应急电池X2的阳极还通过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头与充电器的正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8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后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固定支架及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