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轨罩盖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6408.6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4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侯辉;彭志军;梁鹤;俞上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7 | 分类号: | B60N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梅恒;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 盖本体 底座 罩盖总成 车底板 滑轨端部 滑轨后端 下表面 总成本 外露 延伸 卡接 罩盖 遮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轨罩盖总成,滑轨罩盖总成包括盖本体和底座;盖本体和底座设置在滑轨后端的上下两相对侧;底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滑轨的下表面与车底板之间,底座的另一端向远离滑轨的一侧延伸,并固定连接车底板;盖本体的一端罩设在滑轨上,盖本体的另一端向远离滑轨的一侧延伸;盖本体与底座两者位置对应,且相互卡接。通过盖本体和底座将滑轨后端遮盖起来,避免了滑轨端部的外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座椅滑轨固定领域,特别是一种滑轨罩盖总成。
背景技术
市场上七座车型越来越多,整车座椅布置的形式大同小异。七座车型分为前中后三排,为方便后排人员进出,中排的座椅有的通过翻折实现避让,有的通过滑动实现避让。其中通过滑动实现避让时,在中排的座椅下方的车底板上设置沿车身前后方向布置的滑轨,座椅在滑轨上进行前后方向的滑动。
现有技术中,当在车底板上设置用于中排的座椅滑动的滑轨时,滑轨朝向后排座椅的端部经常是外露的。
滑轨端部外露,会影响后排人员进出,造成后排人员绊倒或者可能划伤后排人员的脚踝。再者,滑轨端部也会遭到后排人员的踩踏,使得滑轨表面涂层损坏导致滑轨生锈。进一步的,滑轨端部外露,会影响车底板上的部件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轨罩盖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实现滑轨端部的罩盖,避免滑轨端部的外露。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滑轨罩盖总成,其中:所述滑轨罩盖总成包括盖本体和底座;
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滑轨的下表面与车底板之间,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滑轨的一侧延伸,并固定连接所述车底板;
所述盖本体的一端罩设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盖本体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滑轨的一侧延伸;
所述盖本体与所述底座两者位置对应并相互卡接。
如上所述滑轨罩盖总成,其中,优选的,所述底座为长方形槽;
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供所述滑轨的端部伸入所述底座内;
所述盖本体为长方形板,沿所述盖本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所述盖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盖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间隙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如上所述滑轨罩盖总成,其中,优选的,所述底座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盖本体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钩;
所述第一连接钩卡接所述连接孔。
如上所述滑轨罩盖总成,其中,优选的,所述底座两侧壁的中间均设置有第一翻边;
各所述第一翻边分别垂直同侧的所述底座的侧壁,且向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一开口两侧的所述盖本体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钩,所述第一限位钩卡接所述第一翻边。
如上所述滑轨罩盖总成,其中,优选的,第一限位钩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垂直所述盖本体设置,且与所述盖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平行所述盖本体的长度方向,且朝向所述盖本体的第一端延伸,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垂直第三连接杆第一端;
所述第三连接杆第二端垂直所述盖本体,且朝向所述盖本体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6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独立空间豪华型的乘用座椅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滑轨解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