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铅块用高效脱模铸锭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48297.4 | 申请日: | 2018-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2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盛;卓考建;张翼铭;韩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29/08 | 分类号: | B22D29/08;B22D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轮 铅块 模具 本实用新型 间歇式振打 传送链 固定架 脱模 顶出装置 壳体结构 伸出板 铸锭机 杠杆 传动连接 矩形壳体 一端设置 有效解决 矩形壳 铅金属 轨道 击打 前部 浇铸 成型 记述 体内 脱离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铅块用高效脱模铸锭机,涉及铅金属浇铸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末端传动轮和珊形固定架;末端传动轮传动连接轨道传送链;传送链上等间距安装有铅块模具;铅块模具底部设置有矩形壳体;矩形壳体内安装有杠杆顶出装置;末端传动轮和轨道传送链两侧固定有珊形固定架;珊形固定架位于末端传动轮的一端设置有伸出板;伸出板上设置有间歇式振打器;间歇式振打器设置在末端传动轮的前部并与末端传动轮形成一定间距。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带有壳体结构的铅块模具,并在壳体结构内设计一种杠杆顶出装置,并配合间歇式振打器,实现自动击打,有效解决了现有记述中成型铅块在铅模具中难以脱离,脱模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金属浇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铸铅块用高效脱模铸锭机。
背景技术
铸铅模是对铅液进行铸锭成型的模具,一般铸锭成型分为三个步骤,浇铸-凝固-脱模。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加工效率,通常采用传送设备进行产品地传送。现有地铸锭机上的铸铅模具使用久了经常会出现铅锭下不来,卡死地现象,因此冷却成型后的脱模对铅锭加工十分关键,木粉模具即使喷涂了脱模剂,在脱模时人需要施加外力作用才能完全脱模,而现行业内普遍采用人工击打方式或者是针对模具内铅块的表面进行击打,操作人员手持钢钳不停击打模具,劳动强度大,脱模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铅块用高效脱模铸锭机,通过设计一种带有壳体结构的铅块模具,并在壳体结构内设计一种杠杆顶出装置,并配合间歇式振打器,实现自动击打,有效解决了现有记述中成型铅块在铅模具中难以脱离,脱模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铸铅块用高效脱模铸锭机,包括末端传动轮和珊形固定架;所述末端传动轮传动连接轨道传送链;所述轨道传送链上等间距安装有铅块模具;所述铅块模具底部设置有矩形壳体;所述矩形壳体内安装有杠杆顶出装置;所述末端传动轮和轨道传送链两侧固定有珊形固定架;所述珊形固定架位于末端;所述末端传动轮的一端设置有伸出板;所述伸出板上设置有间歇式振打器;所述间歇式振打器设置在末端传动轮的前部并与末端传动轮形成一定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铅块模具一表面设置有浇筑槽;所述浇筑槽内底面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内底面开设有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内底面设置有矩形凸环;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内底面中心位置开第一通孔;所述铅块模具的一表面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设置在一水平线上并与铅块模具的长边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壳体两外侧面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耳;所述连接耳连接传送链;所述矩形壳体内壁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杠杆顶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表面设置有两支撑臂;所述两支撑臂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两侧贯穿连接有横臂。
进一步地,所述横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字形连接块;所述第一“凹”字形连接块的内凹面内卡接有第一矩形块,并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第一矩形块一端设置有第一力杆;所述第一矩形块与第一“凹”字形连接块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力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矩形敲击块;所述矩形敲击块一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第一力杆与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横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凹”字形连接块;所述第二“凹”字形连接块的内凹面内卡接有第二矩形块,并通过螺拴紧固;所述第二矩形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力杆;所述第二力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二矩形槽相对应配合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一表面设置有与矩形凸环相对应的矩形环槽道;所述密封块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矩形槽相对应配合的矩形顶举块。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一表面开设有固定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82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法铸造线脱膜室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转向器零件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