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式隧道逃生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95417.9 | 申请日: | 2018-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4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兵;周洋;吴忠仕;方刚;周君;林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管道 管道支撑架 主动轮 驱动装置 自行式 隧道 本实用新型 抗变形能力 局部损坏 整体固定 支撑框架 从动轮 大影响 抗冲击 逃生 驱动 配备 灵活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式隧道逃生管道,包括管道支撑架和逃生管道,所述逃生管道设置在管道支撑架上,管道支撑架的底部设有主动轮和多个从动轮,主动轮与驱动主动轮行走的驱动装置连接。通过自身配备的驱动装置进行移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布置,大大减少现场工作强度。同时逃生管道整体固定在支撑框架内,提高逃生抗冲击、抗变形能力,即使局部损坏也不会对逃生管道造成太大影响,安全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自行式隧道逃生管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及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穿山隧道越来越多,隧道的规模、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大型隧道施工中往往会受地质条件影响、现场施工不规范、设计不合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塌方、冒顶、落石等安全事故,仅近来我国在建的隧道工程项目就发生多起事故,造成很多财产、人员伤亡损失,严重影响工程建设期的安稳和谐。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一方面严格做好地质超前预报,探明隧道围岩情况,规范施工减少认为原因造成的事故,另一方面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在事故发生后可以减少人员伤亡。为此铁道部下发了关于铁路隧道施工抢险救援指导意见,要求隧道施工时必须设置逃生通道。
目前,主要在隧道纵向铺设大直径圆管作为施工人员的逃生通道,逃生通道通常是用Φ800~Φ600的钢管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由于逃生管道长度较长,一般由多节管道拼接、组装而成,每节管道大约长3m,管节之间通过各种连接件连接。但是,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逃生管道端头距离开挖掌子面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20m,因此,在现场实际施工中随着掌子面的开挖,需要不断移动逃生管道。由于逃生管道重量大,移动不便,现场较常用的方法包括:①用挖机、装载机等整体拖拉组装好的逃生管道;②每开挖一段距离后,将最后一节逃生管道拆卸,安装到最前端,如此反复。从实际施工效果来看,都存在施工不方便,工作量大,同时也会导致管节之间连接装置变形、脱落、损坏,大大降低逃生管道的效用。
目前,许多工地由于逃生管道设置、移动复杂,导致现场逃生管道设置不规范,或流于形式,没有完全按相关要求设置,不能完全起到作用。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可以大幅降低现场工作量的逃生管道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式隧道逃生管道,可以自行进行移动至规定区域,同时保证管道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式隧道逃生管道,包括管道支撑架和逃生管道,所述逃生管道设置在管道支撑架上,管道支撑架的底部设有主动轮和多个从动轮,主动轮与驱动主动轮行走的驱动装置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管道支撑架包括四根主梁,四根主梁之间通过多个横撑和竖撑连接,逃生管道设置在四根主梁组成的正方形框架内,主动轮和从动轮设置在下方的两根主梁的底部。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管道支撑架包括固定节和至少两个活动节;活动节与固定节之间、活动节之间通过销轴连接,逃生管道设置在固定节内。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活动节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活动节和第二活动节,固定节与第二活动节以及第二活动节与第一活动节之间均通过销轴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活动节与第二活动节铰接的位置设有竖直的伸缩杆。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伸缩杆为螺旋伸缩杆或液压伸缩杆。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逃生管道由多个管节连接组成,管节之间通过对夹式连接件连接;所述对夹式连接件包括两个“L”形连接板,两个“L”形连接板的水平端分别与两个待连接的管节通过螺栓连接,两个“L”形连接板的竖直端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逃生管道通过角钢以及螺栓与管道支撑架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主动轮和/或从动轮设有刹车制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5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扬尘在线监测及治理智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分解的液压支架搬运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