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锂电池切叠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6096.6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4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鲁树立;韩少平;文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格林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科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2 | 代理人: | 万永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 输送模块 真空皮带 模切 一体机 锂电池 正极 负极 处理模块 极片表面 负极片 正极片 叠片 工位 极片 下料 机器人 下料机械手组件 极片定位装置 极片纠偏装置 缺陷检测装置 热压复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芯贴胶 叠片模块 粉刷装置 换卷装置 模切装置 人力成本 生产效率 有机器人 转移装置 自动上卷 废料仓 自动化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锂电池切叠一体机,包括正极片模切模块、负极片模切模块、正极真空皮带输送模块、负极真空皮带输送模块、机器人叠片工位及电芯下料处理模块,正极片模切模块及负极片模切模块均包括极片自动上卷及换卷装置、极片纠偏装置及极片模切装置;正极真空皮带输送模块及负极真空皮带输送模块均包括极片表面粉刷装置、极片表面缺陷检测装置、极片定位装置及废料仓,机器人叠片工位上设置有机器人叠片模块,电芯下料处理模块包括电芯下料机械手组件、电芯贴胶装置、电芯热压复合装置及电芯转移装置。该种全自动锂电池切叠一体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人力成本低、加工质量好等现有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生产领域的设备,特别是一种全自动锂电池切叠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越发成熟,锂电池也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日常的方方面面。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极片裁切及极片叠片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序,需要采用相对应的裁切及叠片设备完成该加工工序。
常规的极片裁切机与锂电池叠片机通常都是分开的不同机器,需要通过人工搬运或流水线输送等方式将裁切好的极片运送至叠片机再进行叠片,在运送过程中容易造成极片边缘损伤及粉尘问题。
总之,现有技术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高、容易损伤极片等技术缺陷,所述种种缺陷严重限制了本领域进一步向前发展和推广应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锂电池切叠一体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容易损伤极片、生产质量差等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锂电池切叠一体机,包括正极片模切模块、负极片模切模块、正极真空皮带输送模块、负极真空皮带输送模块、机器人叠片工位及电芯下料处理模块,所述正极片模切模块及负极片模切模块均包括顺序设置的极片自动上卷及换卷装置、极片纠偏装置及极片模切装置;所述正极真空皮带输送模块及负极真空皮带输送模块均包括顺序设置的极片表面粉刷装置、极片表面缺陷检测装置、极片定位装置及废料仓,所述机器人叠片工位上设置有机器人叠片模块,所述电芯下料处理模块包括电芯下料机械手组件、电芯贴胶装置、电芯热压复合装置及电芯转移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器人叠片模块包括正极叠片机器人、正极叠片位、负极叠片机器人、负极叠片位及隔膜放卷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极片表面粉刷装置包括极片上表面粉刷装置及极片下表面粉刷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极片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极片下表面CCD缺陷检测装置及极片上表面CCD缺陷检测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器人叠片工位具有四个,分别为机器人第一叠片工位、机器人第二叠片工位、机器人第三叠片工位及机器人第四叠片工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极片定位装置具有四个,四个极片定位装置用于一一对应四个机器人叠片工位,极片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极片CCD定位装置、第二极片CCD定位装置、第三极片CCD定位装置及第四极片CCD定位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芯下料机械手组件包括下料机械手纵向移动装置、下料机械手横向移动装置、下料机械手旋转装置及下料机械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正极真空皮带输送模块及负极真空皮带输送模块均包括多个真空模块及输送皮带,多个真空模块拼接组成真空装置,输送皮带由位于真空装置两端的两个电机驱动装置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格林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格林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6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包锂离子电池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铅酸蓄电池极板极耳端部刷墨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