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及运输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71908.X | 申请日: | 2018-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5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山;汪成洋;陈斌;李长龙;李有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B62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 地址: | 810007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硅棒 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 内框体 外框体 运输车 运输 减震件 有效地 框体 高纯多晶硅 二次污染 容纳空间 塑料杂质 运输过程 多晶硅 外周壁 提纯 硅棒 缓冲 硬力 沾污 晃动 不平 颠簸 挤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晶硅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及运输车。本实用新型的中提供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包括内框体以及外框体,内框体具备有容纳空间,外框体套设于内框体的外周壁,其中,内框体与外框体之间设置有减震件。本实用新型的中提供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在内框体与外框体之间设置减震件,在运输过程,可有效地缓冲由于晃动及路面不平导致的颠簸对内框体的内的多晶硅棒造成的冲击,进而有效地避免硅棒受硬力挤压造成沾污塑料杂质,造成提纯的高纯多晶硅又被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运输车由于包括上述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因此也具备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晶硅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及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绿色能源、能源多元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了当前电力科技者研发的热门课题之一。多晶硅是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多晶硅纯度越高,电子性能越好,相应光电转换率提高。
传统的多晶硅棒运输车都是采用不锈钢板拼接焊接而成,再用PVC板、PU板或PP板在车内壁用螺栓固定或用胶进行涂抹对硅棒内壁进行防护,防止硅棒与金属直接接触;但此种硅棒车表面硬力较大,用机械臂放置硅棒时,硅棒和车内壁产生的硬力将硅棒车边缘PVC板、PVC板等剐蹭下来;即使车内放置防护塑料,硅棒受硬力挤压也会沾污塑料杂质,此类杂质造成提纯的高纯多晶硅又被二次污染;硅棒车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晃动及地面不平造成的颠簸,也会导致硅棒和车内产生摩擦,导致硅棒表面产生碎屑摩擦污染,造成下游客户质量下降,光电转换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工艺简单,解决多晶硅棒运输时产生的碎屑及沾污杂质,对保证产品品质有突出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的运输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其包括内框体以及外框体,内框体具备有容纳空间,外框体套设于内框体的外周壁,其中,内框体与外框体之间设置有减震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包括内框体以及外框体,内框体具备有容纳空间,外框体套设于内框体的外周壁,其中,内框体与外框体之间设置有减震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在内框体与外框体之间设置减震件,在运输过程,可有效地缓冲由于晃动及路面不平导致的颠簸对内框体的内的多晶硅棒造成的冲击,进而有效地避免硅棒受硬力挤压造成沾污塑料杂质,造成提纯的高纯多晶硅又被二次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内框体设置为一端开口的长方体框体,外框体与内框体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内框体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壁以及第一防护边板;第一侧壁围绕第一底板边缘设置,第一底板与第一侧壁形成容纳空间,第一防护边板连接在第一侧壁远离第一底板的一端,并向远离容纳空间的一侧延伸。外框体包括第二底板以及第二侧壁,第二侧壁围绕第二底板边缘设置。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水平设置,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竖直设置,第二侧壁远离第二底板的一端靠近第一防护边板,第二侧壁的端部与第一防护边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防护边板远离第一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防护边板;第一防护边板、第二防护边板以及第一侧壁形成凹槽,第二侧壁置于凹槽内,且第二侧壁与第二防护边板之间形成第二减震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未经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1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仓储周转车
- 下一篇:液压件清洗框转运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