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餐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6215.1 | 申请日: | 201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4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张皓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物资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55/02 | 分类号: | B62D55/02;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张永革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单元 履带 送餐 机器人 支撑机构 机身 连杆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 动力机构 高度降低 障碍能力 活动端 配套的 前部 能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餐机器人,包括机身和动力单元;所述动力机构为履带动力单元,所述履带动力单元的履带工作高度小于80毫米;在所述机身底端的前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活动端不超过履带的前端。本实用新型送餐机器人通过降低履带动力单元的尺寸,尤其是高度;降低了动力单元的重量,不仅降低了动力单元的成本,也降低了动力单元的能耗;通过在送餐机器人底部安装与履带配套的连杆支撑机构,弥补了因高度降低而导致的爬越障碍能力的损失;提高了产品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餐机器人,尤其是一种能够爬楼梯的送餐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送餐公司也纷纷开始研发各式各样的送餐机器人。目前的送餐机器人均采用轮式驱动;采用履带作为前进动力的尚未发现。轮式驱动具有动力单元的重量轻,操控方便的优势;但是,难以适应爬楼梯的需要。而爬越障碍能力强的履带驱动未被采用,主要是考虑餐饮重量体积比比较轻;采用比较笨重的履带作为动力,经济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并且能够降低履带动力单元重量,并具有较好爬越障碍能力的送餐机器人;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送餐机器人,包括机身和动力单元;所述动力机构为履带动力单元,所述履带动力单元的履带工作高度小于80毫米;在所述机身底端的前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活动端不超过履带的前端。
进一步,所述活动端设置有支撑轮。
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支撑杆和伸缩杆;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均与所述机身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旋转轴通过销轴与第一支撑座铰接;所述伸缩杆的旋转轴通过销轴与第二支撑座铰接;伸缩杆的伸出端与支撑杆铰接;带动支撑杆旋转。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为电缸。
进一步,还包括判断楼梯状态的视觉系统。
进一步,所述支撑轮为支撑轮组,所述支撑轮组中的支撑轮同轴且直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活动端的指向方向为向后,向前,向左或者向右。
本实用新型送餐机器人通过降低履带动力单元的尺寸,尤其是高度;降低了动力单元的重量,不仅降低了动力单元的成本,也降低了动力单元的能耗;通过在送餐机器人底部安装与履带配套的连杆支撑机构,弥补了因高度降低而导致的爬越障碍能力的损失;提高了产品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送餐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送餐机器人爬越楼梯示意图;
图3为连杆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 2、履带动力单元;3、支撑机构;3-1、第一支撑座;3-2、支撑轮;3-3、支撑杆;3-4、缸体;3-5、缸杆;3-6、第二支撑座;4、楼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物资学院,未经北京物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6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挂车
- 下一篇:一种带有保护板的履带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