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式立体车库充电自动对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45517.0 | 申请日: | 2018-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5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寇霜;朱清川;谭子胡;龚贤武;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E04H6/4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充电 车辆识别模块 自动对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 车辆姿态 调整模块 控制模块 立体车库 充电式 单片机 车辆充电 车辆信息 对接装置 控制连接 主控制器 控制器 充电口 充电枪 停车位 侧边 转盘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电式立体车库充电自动对接装置,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设置在带有转盘的停车位的侧边,同时,充电桩上设置有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采用的是型号为STM32F103ZET6的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分别控制连接有车辆识别模块、车辆姿态调整模块和充电对接控制模块,其中,车辆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车辆信息;车辆姿态调整模块用于调整车辆充电口的位置;充电对接控制模块用于将充电桩上的充电枪和车辆上的充电口对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对接装置,提高了对接效率和对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式立体车库充电自动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充电式立体车库是在立体车库停车位上设置充电桩,供电动汽车充电和停靠,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动了充电式立体车库的快速发展。如何将充电桩和电动汽车连接是充电式立体车库使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充电过程中,司机随着车辆进入停车位,手动连接汽车充电插头和充电桩充电口,该方法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中国发明专利CN2015103133512公开了一种高空间利用率充电停车库,充电桩设置在每个停车平移台上,在移动到底层升降平移位的停车平移台停好车辆时,手动将充电桩与车辆相连,停车平移台到达停车位后通过电刷和导电金属条对汽车进行充电,电刷和导电金属条充电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合钢材结构的立体停车库。中国发明专利2015108562016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充电装置,插座固定在停车位上,在载车板上设置插头,插头随着载车板的移动与插座对接实现通电。车重不同,惯性不同,在载车板驱动车辆达到停车位实现插头和插座对接时,在前后左右上下六个(XYZ)方向上往往存在几毫米到几厘米的位置偏差,无法实现准确对接。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接收到插座和插头没有准确对接发出的警报,在中央控制室观察根据摄像头实时传递对接录像,调节插座和插头的位置,完成对接,造成对接效率低,浪费人力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式立体车库充电自动对接装置,解决了现有电动汽车充电时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电式立体车库充电自动对接装置,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设置在带有转盘的停车位的侧边,同时,充电桩上设置有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采用的是型号为 STM32F103ZET6的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分别控制连接有车辆识别模块、车辆姿态调整模块和充电对接控制模块,其中,车辆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车辆信息;车辆姿态调整模块用于调整车辆充电口的位置;充电对接控制模块用于将充电桩上的充电枪和车辆上的充电口对接。
优选地,车辆识别模块包括信息读取模块与信息储存模块,其中,信息读取模块识别车辆上的电子标签,并将识别到的车辆信息传输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将接收到的车辆信息储存在信息储存模块中,且与主控制器中的车辆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
优选地,车辆姿态调整模块包括车辆姿态识别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其中,车辆姿态识别模块包括采用的是车辆姿态识别摄像头,车辆姿态识别摄像头用于拍摄当前该车辆的停放位置角度,并将所得图像传输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模块驱动车辆下方的转盘转动,直至车辆上的充电口与充电桩位置相对应为止。
优选地,充电对接控制模块包括插口定位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其中,插口定位模块包括安装在充电桩上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车辆充电口的位置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实时控制电机驱动模块驱动充电桩上设置的机械臂运动,实现机械臂上的充电枪插入或拔出车辆上的充电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5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外电动车充电桩
- 下一篇:基于窄带蜂窝物联网的电动车充电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