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以及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4999.8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9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安;汤敬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邹丹;颜镝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导引运输车 充电电极 充电桩 充电系统 充电过程 曲面接触 车体 本实用新型 充电领域 面面接触 圆心 电连接 摆动 保证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以及充电系统,涉及充电领域,用以优化现有充电系统的结构。该自动导引运输车包括车体以及第一充电电极,第一充电电极设于车体,第一充电电极包括用于与设于充电桩的第二充电电极的第二曲面电连接的第一曲面,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为曲面接触。上述技术方案,自动导引运输车具有弧形的第一曲面,在充电过程中,第一曲面与充电桩上的第二曲面始终曲面接触,在自动导引运输车绕着曲面的圆心有一定摆动时,也能保证面面接触,保证了充电过程的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以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导引运输车(简称为:AGV)充电形式主要有两种,按照充电位置分为车体底部与车体尾部。。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现有充电系统的刷块设于底面,刷板设于AGV,刷块和刷板之间通过平面接触。当车体倾斜时,刷板与刷块的接触可能会出现短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以及充电系统,用以优化现有充电系统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包括:
车体;以及
第一充电电极,设于所述车体,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包括用于与设于充电桩的第二充电电极的第二曲面电连接的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为曲面接触。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选自以下其中之一:柱面和球面。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是内凹的或外凸的。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可升降地设于所述车体。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自动导引运输车还包括:
第一安装座,设于所述车体,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的材质是绝缘材质。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包括柱面,所述柱面的直母线是竖直的。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包括并排设置的一对,其中一个作为正极,另一个作为负极。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
基座,设于地面;以及
第二充电电极,包括用于与自动导引运输车的第一充电电极的第一曲面电连接的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为曲面接触。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曲面选自以下其中之一:柱面和球面。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曲面是外凸的或内凹的。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桩还包括:
压紧结构,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充电电极设于所述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充电电极直线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压紧。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结构包括:
第二安装座,设于所述基座;
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所述限位件包括用于限定所述第二充电电极朝着所述第一充电电极移动极限位置的凸缘,所述第二充电电极包括与所述凸缘配合的外缘;以及
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充电电极与所述基座之间。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充电电极包括并排设置的一对,其中一个作为正极,另一个作为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4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