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肢体协同康复椅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240220.5 申请日: 2018-02-09
公开(公告)号: CN209172838U 公开(公告)日: 2019-07-30
发明(设计)人: 丁洁瑾;金忠道;翁鑫忠;娄尧;陈真;沈健伟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主分类号: A61H1/02 分类号: A61H1/02;A61H15/00
代理公司: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代理人: 谭建成
地址: 31123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手臂 摆动 上下摆动机构 模拟人体 屈伸 腿部 肘部 康复机构 左右摆动机构 多功能肢体 康复椅 摆臂 协同 腿部按摩机构 本实用新型 康复训练 全自动化 上下摆动 腿部康复 相对独立 左右摆动 联动 省时 省力 驱动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肢体协同康复椅,其包括手臂康复机构,其包括摆臂和适于模拟人体手臂上、下摆动的手臂上下摆动机构,以及适于模拟人体手臂左、右摆动的手臂左右摆动机构;肘部屈伸康复机构,其适于模拟人体手臂肘部屈伸摆动;腿部康复机构,其包括适于模拟人体腿部上、下摆动的腿部上下摆动机构和与所述腿部上下摆动机构联动的腿部按摩机构;所述手臂上下摆动机构、手臂左右摆动机构和所述肘部屈伸康复机构相对独立的驱动所述摆臂上下摆动,左右摆动和屈伸摆动。该技术方案实现了全自动化,解放人力,省力,并且手臂和腿部同时进行康复训练,省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肢体协同康复椅。

背景技术

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患者的急性疾病,是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常见和最主要原因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造成的脑出血,约占总数的2/3以上。一部分病人的病情会逐渐好转,但多数病人恢复得极为缓慢,并可能会遗有程度不等的肢体瘫痪和语言障碍。使病人丧失了劳动能力及活动自由,多数病人被长期禁锢在医院或家庭病床之上,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给病人造成终身遗憾与痛苦。

目前,中西医对脑血管病后遗症及偏瘫肢体的治疗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临床仍缺乏可靠疗效。除正常治疗外,绝大部分工作还是依靠陪护人员及家属对病人的瘫痪肢体做被动活动或长期施护。若要进行恢复性或功能性锻炼,则需要很大的劳动强度和持久的耐力。然而,现有技术存在着诸多不足:①劳动强度大(往往需要身体条件较好的劳动力,否则很难扶持病人)。②病程长(恢复慢,常缺乏信心,难以持久)。③效率低(被动肢体活动单调、艰辛)。④疗效差(费力却挡不住肌肉萎缩与关节挛缩)。⑤长期占用劳动力(活动受限,离不开他人的护理)。长此以往,会对病人造成严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从而干扰治疗与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全自动化,解放人力,省力,并且手臂和腿部同时进行康复训练,省时的一种多功能肢体协同康复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肢体协同康复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臂康复机构,其包括摆臂和适于模拟人体手臂上、下摆动的手臂上下摆动机构,以及适于模拟人体手臂左、右摆动的手臂左右摆动机构;

-肘部屈伸康复机构,其适于模拟人体手臂肘部屈伸摆动;

-腿部康复机构,其包括适于模拟人体腿部上、下摆动的腿部上下摆动机构和与所述腿部上下摆动机构联动的腿部按摩机构;

所述手臂上下摆动机构、手臂左右摆动机构和所述肘部屈伸康复机构相对独立的驱动所述摆臂上下摆动,左右摆动和屈伸摆动。

优选地,上述的多功能肢体协同康复椅,其中所述手臂上下摆动机构包括直流电机Ⅰ、蜗轮蜗杆减速器、支架Ⅰ及所述摆臂,所述直流电机与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相连接,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架与之相对应的轴孔,所述动力输出轴并与一与所述摆臂活动连接的摆杆固定套接。

优选地,上述的多功能肢体协同康复椅,其中所述手臂左右摆动机构包括直流电机Ⅱ、支架Ⅱ、旋转圆盘A、B,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架Ⅱ上的所述摆臂,所述直流电机Ⅱ的输出转动轴与所述旋转圆盘A相连,所述旋转圆盘A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Ⅱ顶部连接,所述支架Ⅱ的底部与所述旋转圆盘B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多功能肢体协同康复椅,其中所述肘部屈伸康复机构包括直流电机Ⅲ,直齿圆锥齿轮A、B,所述摆臂包括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所述直流电机Ⅲ设置于所述第一关节的内部,其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直齿圆锥齿轮A相连接,所述直齿圆锥齿轮A与内置于所述第二关节中的所述直齿圆锥齿轮B传动啮合。

优选地,上述的多功能肢体协同康复椅,其中所述腿部上下摆动机构包括推杆电机和腿部摆臂,所述推杆电机一端与其连接座活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腿部摆臂活动铰接,所述腿部摆臂活动铰接于椅架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0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