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目标物体的轮廓构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3045.7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6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汪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青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张颖玲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物体 分光模组 激光光束 激光器 图像采集模组 构建装置 待测面 激光光束照射 本实用新型 光斑图像 照射 采集 发射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物体的轮廓构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激光器、分光模组及图像采集模组;所述激光器设置于所述分光模组的一侧,发射用于照射至所述目标物体的待测面的第一激光光束;所述分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激光器与所述目标物体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光光束分散成至少两条第二激光光束;所述图像采集模组,设置于所述目标物体的待测面所在一侧,用于采集所述至少两条第二激光光束照射至所述目标物体的待测面所形成的光斑图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测量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目标物体的轮廓构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激光扫描物体轮廓的装置由激光器、相机和带动被测物体旋转及移动的电机,利用三角测量原理,即激光器与相机成固定角度,激光器的光线沿被测物体扫描一条线,由相机记录下激光器在该物体的光斑图像,通过计算得到该物体的轮廓;然而,为了得到激光器发出的光线照射于被测物体表面上扫描得到完整的轮廓线,需要将被测物体沿设置方向转动的角度范围较大,需要的时间也就较长,从而该种方法不适合用于测量大型的被测物体。
目前,已知的激光扫描物体轮廓的装置中有将激光器用一字线激光器替代,通过一字线激光器发出一字型激光照射到目标物体上形成一个直线光斑,通过直接得到直线光斑可以提高扫描效率。但是,这种方法不适合远距离测量,因为光密度跟光照面积成反比,一字型激光的宽度一定的情况下,当距离较长时,照射在目标物体上的光线密度变小,从而导致工业相机无法记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扫描效率与测量距离的目标物体的轮廓构建装置,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扫描距离较远的目标物体以构建目标物体的轮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物体轮廓构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激光器、分光模组及图像采集模组;
所述激光器,设置于所述分光模组的一侧,发射用于照射至所述目标物体的待测面的第一激光光束;
所述分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激光器与所述目标物体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光光束分散成至少两条第二激光光束;
所述图像采集模组,设置于所述目标物体的待测面所在一侧,用于采集所述至少两条第二激光光束照射至所述目标物体的待测面所形成的光斑图像。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旋转模组;
所述至少一旋转模组与所述分光模组或所述激光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分光模组或所述激光器以Y轴为转轴旋转预设角度,以实现所述至少两条第二激光光束照射至所述目标物体所形成的光斑图像沿X轴方向平移预设范围;其中,所述X轴为所述至少两条第二激光光束所在平面的平行方向,所述Y 轴为所述至少两条第二激光光束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
上述方案中,所述至少一旋转模组包括第一旋转模组和第二旋转模组,所述第一旋转模组和所述第二旋转模组均与所述分光模组连接、或均与所述激光器连接、或所述第一旋转模组与所述分光模组连接且所述第二旋转模组与所述激光器连接;
所述第一旋转模组用于控制对应连接的所述分光模组或所述激光器以Y 轴为转轴旋转第一预设角度,以实现所述至少两条第二激光光束照射到所述目标物体所形成的光斑图像沿X轴方向平移第一预设范围;
所述第二旋转模组用于控制对应连接的所述分光模组或所述激光器以X 轴为转轴旋转第二预设角度,以实现所述至少两条第二激光光束照射到所述目标物体所形成的光斑图像沿Y轴方向平移第二预设范围。
上述方案中,所述分光模组包括闪耀光栅,所述第一预设角度根据闪耀光栅的闪耀角度设置;或,
所述分光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同方向相同大小拼合的楔形镜,所述第一预设角度根据所述楔形镜的顶角大小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青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青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3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元件大曲率半径的比较法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目标物体轮廓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