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起落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9694.X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5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吕欣;邢立宁;石建迈;王炯琦;王锐;伍国华;王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25/02 | 分类号: | B64C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环 起落架 滑动安装 限位块 支撑架 框体 碳素 承托架 活动柱 弹簧 通孔 穿过 本实用新型 构造元件 滑动连接 机体内部 框体底面 平台中心 自然状态 中心点 柱底端 上端 底面 缓冲 支脚 损伤 落地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的无人机起落架,包括碳素支撑架和承托架,所述碳素支撑架包括片状的平台以及若干支脚,平台中心点的底面设有滑动安装柱,中心点旁边设有至少一对通孔,所述滑动安装柱底端具有限位块,所述承托架包括接机托、框体、活动柱和套环,所述接机托位于框体上端,所述接机托和框体位于平台上方,所述套环位于平台与限位块之间,所述滑动安装柱穿过套环中部的孔与套环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柱一端与框体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与套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与套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该无人机起落架在无人机落地时,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对机体重力下来的缓冲,使得碳素支撑架稳定恢复成自然状态,杜绝对机体内部的构造元件产生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落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现有的无人机起落架多为固定结构,使得着陆时,与地面产生硬接触,对无人机机体产生硬冲力,对机体内部的构造元件产生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包括碳素支撑架和承托架,所述碳素支撑架包括片状的平台以及若干支脚,平台中心点的底面设有滑动安装柱,中心点旁边设有至少一对通孔,所述滑动安装柱底端具有限位块,所述承托架包括接机托、框体、活动柱和套环,所述接机托位于框体上端,所述接机托和框体位于平台上方,所述套环位于平台与限位块之间,所述滑动安装柱穿过套环中部的孔与套环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柱一端与框体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与套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与套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承托架还包括方形体和立柱,所述立柱位于框体内且与框体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方形体底端设有与立柱相适配的插入孔,所述方形体通过插入孔与框体内侧的立柱滑动连接,所述方形体的上端与接机托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入孔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立柱上端抵接。
优选的,所述框体两侧设有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滑竿、直角插杆和第三弹簧,所述直角插杆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滑竿与框体固定连接,滑竿旁设有供直角插杆的水平段穿过框体的孔,所述方形体的侧壁设有与直角插杆的水平段相适配的锁槽,所述直角插杆的竖直段与滑竿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固定安装于直角插杆与框体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人机起落架,无人机落地时,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对机体重力下来的缓冲,使得碳素支撑架稳定恢复成自然状态,使得无人机在一种稳定的状态下被缓冲,杜绝对机体内部的构造元件产生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方案和附图。
图1为所述无人机起落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9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倾斜盘及无人直升机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