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及其舱门锁固锁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28729.8 | 申请日: | 2018-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9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晁娟;汤海洋;刘永;鲍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C19/10 | 分类号: | E05C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243061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舱门锁 舱门 固锁 防撞块 支架 车架 横管 纵管 本实用新型 固锁机构 结构稳定性 缓冲作用 吸收振动 运输过程 振动冲击 支架固定 牢固性 移位 底端 限位 颠簸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舱门锁固锁机构,包括设置于舱门侧边上的舱门纵管、设置于舱门底端上的车架横管和设置于车架横管上的固锁支架,固锁支架的一端与舱门表面上设置的舱门锁相连,固锁支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用于吸收振动冲击的防撞块,且防撞块的末端与舱门纵管相连。如此,利用固锁支架及防撞块的连接作用,将舱门锁、车架横管和舱门纵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舱门锁的结构稳定性和牢固性,而舱门锁的端部被固锁支架固定,无法轻易产生移位效果,可有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颠簸振动而出现意外打开的情况,而最重要的,通过防撞块对振动冲击的吸收、缓冲作用,可对舱门锁起到限位和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车辆,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舱门锁固锁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舱门锁固锁机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
在车辆工业领域,各种各样的车辆已投入生产、制造和使用,客车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大型车辆。由于客车具有同时载人及载物的特性,因此在车辆上往往同时设置有货物舱,在运输过程中,货物舱的舱门要求闭锁紧固、稳定,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意外打开的情况。
客车舱门锁的固定要求简单可行,同时要求安装方便可靠。很多的客车舱门锁固锁机构简单,对舱门锁的固定并没有很严格的要求,同时对舱门锁的固定支架的设计也比较简单,对舱门的保护作用差,很容易在运输途中,因为客车的剧烈颠簸或振动而出现舱门锁移位、不慎脱落等情况。
因此,如何提高对客车舱门锁的固定可靠度,保证锁紧牢固,避免意外移位情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舱门锁固锁机构,能够提高对客车舱门锁的固定可靠度,保证锁紧牢固,避免意外移位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舱门锁固锁机构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舱门锁固锁机构,包括设置于舱门侧边上的舱门纵管、位于所述舱门底端的车架横管和设置于所述车架横管上的固锁支架,所述固锁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舱门表面上设置的舱门锁的锁钩卡接,所述固锁支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用于吸收振动冲击的防撞块,且所述防撞块的末端与所述舱门纵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固锁支架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末端与所述舱门锁的锁钩卡接,所述防撞块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末端。
优选地,所述防撞块的外端突出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且所述防撞块具有弹性。
优选地,所述防撞块与所述舱门纵管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安装板连成一体,且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与所述车架横管的表面焊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边。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厚度均为3~4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舱门、设置于所述舱门上的舱门锁和舱门锁固锁机构,其中,所述舱门锁固锁机构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舱门锁固锁机构。
优选地,所述舱门锁的锁钩上设置有用于调整与所述固锁支架的间隙的调节螺栓。
优选地,所述车辆具体为客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8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翻自卸车厢板开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酒店房间防外人进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