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弧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2352.5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4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谢振华;黄慧根;傅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万秀娟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棒 铜棒 移动装置 发生装置 容置空间 丝杆 电弧发生装置 试验平台 限位 旋钮 电弧 本实用新型 第二丝杆 第一丝杆 旋钮控制 有效距离 移动 磨损 电机 | ||
1.一种电弧发生装置,包括发生装置本体,该发生装置本体下方形成试验平台,且发生装置本体固定于试验平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生装置本体包括容置空间、碳棒、铜棒、旋钮、丝杆、电机以及可构成碳棒与铜棒限位的移动装置,容置空间包括丝杆容置空间与旋钮容置空间,所述的丝杆容置空间包括第一丝杆容置空间与第二丝杆容置空间,所述的第一丝杆容置空间与第二丝杆容置空间相连,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碳棒移动装置与铜棒移动装置,所述的碳棒与铜棒可分别于碳棒移动装置与铜棒移动装置内构成限位,构成限位的碳棒与铜棒设置于同一轴线上并呈相对式设置,所述的碳棒移动装置的一端置入第一丝杆容置空间内,另一端置于第一丝杆容置空间的外侧处,所述的铜棒移动装置一端置入第二丝杆容置空间内,另一端置于第二丝杆容置空间的外侧处,所述的丝杆包括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所述的第一丝杆放置于第一丝杆容置空间内且横穿过碳棒移动装置并于第一丝杆容置空间内构成限位,所述的第二丝杆放置于第二丝杆容置空间内且横穿过碳棒移动装置并于第二丝杆容置空间内构成限位,所述限位于丝杆容置空间内的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可分别与置入丝杆容置空间内的碳棒移动装置与铜棒移动装置形成联动,所述的旋钮容置空间位于靠近第一丝杆容置空间的一侧处并与第一丝杆容置空间相连,所述的电机设于靠近第二丝杆容置空间的一侧处并与之形成固定,所述的电机并与设于第二丝杆容置空间内限位的第二丝杆相连,所述的旋钮设于所述的旋钮容置空间并与第一丝杆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棒移动装置为碳棒移动传感装置,碳棒移动传感装置包括碳棒限位装置以及与第一丝杆构成联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碳棒限位装置相连接,铜棒移动装置包括铜棒安装座以及与第二丝杆构成联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的铜棒安装座与第二滑块之间通过铜棒安装座的下表面与第二滑块上表面接触构成铜棒安装座与第二滑块之间的连接,碳棒限位装置包括碳棒安装座,所述的铜棒安装座与碳棒安装座的上方处分别形成铜棒安装螺丝及碳棒安装螺丝,位于铜棒安装座内的铜棒通过铜棒安装螺丝构成铜棒于铜棒安装座内的固定,碳棒置入碳棒安装座内并通过碳棒安装螺丝构成碳棒于碳棒限位装置的固定,所述的第一滑块内形成第一丝杆孔,通过第一丝杆与第一丝杆孔的配合,并构成第一滑块与第一丝杆之间的联动,所述的第二滑块内形成第二丝杆孔,通过第二丝杆与第二丝杆孔的配合,并构成第二滑块与第二丝杆之间的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丝杆容置空间包括第一丝杆限位块与第二丝杆限位块,所述的第二丝杆容置空间包括第三丝杆限位块与第四丝杆限位块,所述的第一丝杆限位块与第二丝杆限位块分别设于第一丝杆容置空间的两侧末端处,所述的第三丝杆限位块与第四丝杆限位块分别设于第二丝杆容置空间的两侧末端处,所述的第二丝杆限位块与所述的第三丝杆限位块相紧贴,所述的第一丝杆放置于第一丝杆容置空间内,所述的第一丝杆限位块与第二丝杆限位块位于第一丝杆的两端处,并构成第一丝杆于第一丝杆容置空间内的轴线限位,所述的第三丝杆限位块与第四丝杆限位块位于第二丝杆的两端处,并构成第二丝杆于第二丝杆容置空间内的轴线限位,所述的第二丝杆容置空间与电机之间形成电机与第二丝杆的连接空间,所述的电机靠近连接空间一侧形成电机轴,所述的电机轴并延伸至连接空间内,所述的第二丝杆延伸至连接空间内并与连接空间内电机轴形成对接,所述的连接空间内形成联轴器,通过联轴器构成第二丝杆与电机轴之间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棒限位装置还包括L型安装支架、L型安装板以及与碳棒安装座紧贴并相固定的压板,所述的L型安装板包括L型安装底板与L型安装侧板,L型安装支架包括L型安装支架内形成的L型腔,该L型腔包括L型腔底板与L型腔侧板,所述的L型安装支架与L型安装板依次堆叠于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处,所述的L型安装底板与L型腔底板相贴合,该L型腔侧板与L型安装侧板相贴合,靠近L型腔侧板的一侧形成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位于L型腔侧板与压板之间,所述的传感器的两侧处分别形成固定轴,所述的传感器上的位于压板一侧的固定轴穿过压板并构成传感器与压板之间的连接,且该传感器位于L型腔一侧固定轴穿过L型腔侧板及与L型腔侧板相贴合的L型安装侧板,并于L型安装侧板的另一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23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系统分析测试平台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开关智能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