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家居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18653.0 | 申请日: | 2018-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6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田田;邱志伟;郭航;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控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智慧腾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8 | 代理人: | 杨雪 |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控制装置 智能家居终端 传感装置 识别装置 移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源装置 通信装置 功能集成 连接通信 远程控制 远程提醒 供电 监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终端,包括机壳、移动装置、传感装置、处理控制装置、对比识别装置、通信装置和电源装置,机壳为球形,移动装置、传感装置、处理控制装置、对比识别装置和通信装置均安装在机壳内,移动装置、传感装置、处理控制装置、对比识别装置均连接通信装置,电源装置为所有部件供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提供了一种能够监控、远程控制、远程提醒、功能集成的智能家居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诸多的家用电器都是具有智能化和远程控制的,通常使用者通过手机端下载APP就可以实现家用电器加入家庭的无线网实现智能控制。但是不同厂家之间会有不同的APP、同一家厂家不同的产品也会有不同的APP进行控制,这样使用者的手机端就会由于需要控制不同厂家的产品或者相同的厂家不同的产品,需要下载若干个APP进行控制,对使用者来说,这无疑是非常的不便利和繁琐的,智能控制变成的可有可无的,远远达不到智能控制的效果,;另外父母离开家中外出,单独留下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单独在家中发生危险的事故屡见报端。而在国外已有立法,单独留12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在家中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法律规定。但是父母外出,单独留下未成年人在家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对于未成年人独自在家中是否发生危险,家长也不清楚,即便可以通过监视器也没办法提醒未成年人终止危险行为。另外对于外来的入侵者无法识别和报警;而且在我国的的居民住宅中烟雾报警器的安装数量比较少,对于居民住宅中发生的着火、一氧化碳泄露、失窃等危险只有等发生以后或者表征非常明显以后才会被发现,这样的情况下损失会比较大甚至等消防到达之前就造成的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监控、远程控制、远程提醒、功能集成的智能家居终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包括机壳、移动装置、传感装置、处理控制装置、对比识别装置、通信装置和电源装置,机壳为球形,移动装置、传感装置、处理控制装置、对比识别装置和通信装置均安装在机壳内,移动装置、传感装置、处理控制装置、对比识别装置均连接通信装置,电源装置为所有部件供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感装置包括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检测传感器和第二处理器,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一氧化碳检测传感器连接第二处理器并将检测信息反馈给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连接通信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控制装置包括显示控制单元、第三处理器和无线连接单元,第三处理器连接摄像头、显示控制单元和无线连接单元,所述无线连接单元匹配连通智能电器和无线网络,第三处理器连接通信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比识别装置包括声音对比分析单元、图像识别单元、扬声器和第四处理器,摄像头、声音对比分析单元、图像识别单元和扬声器连接第四处理器,第四处理器连接通信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源装置包括充电装置和内置电源,内置电源设在机壳内且与移动装置、传感装置和通信装置连通,充电装置与内置电源匹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连接处理器,与移动端进行WiFi通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装置包括旋转机构和行进机构,旋转机构固定安装在机壳内,行进机构安装在旋转机构下方,旋转机构驱动行进机构旋转,处理器驱动旋转机构和行进机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支架和连接架,第一电机固定在连接架上,连接架固定连接机壳,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支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行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行进轮,第二电机固定在支架底部,行进轮设有若干,第二电机通过驱动装置连接行进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包括连接两个行进轮的连接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套设在连接轴上,第二齿轮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轴通过若干支撑架固定在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控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控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8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