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板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18454.X | 申请日: | 2018-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7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苗庆晓;富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千缘汽车车身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洪敏;谢绪宁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块 上定位件 下定位件 下模块 钢板 本实用新型 汽车门板 上支撑块 下限位环 门板 模具 汽车配件生产 模具领域 上限位环 下支撑块 新机械 滑动 减小 制造 损伤 阻碍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生产模具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板模具,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上固定连接有上定位件,所述上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块上的上支撑块和固定连接在上支撑块上的上限位环,所述下模块上固定连接有下定位件,所述下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块上的下支撑块和固定连接在下支撑块上的下限位环,所述上定位件和所述下定位件分别位于所述上模块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通过设置上、下限位环,钢板自身的滑动不受到阻碍,减小了钢板受到的损伤,钢板受到位置的限定,使得制造出的门板符合规格,从而提高了制造出的门板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生产模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门板模具。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工业发展迅速,针对汽车门板制作的工艺也随着发展,现有工艺中对于汽车门板的加工主要利用模具,通过冲压一次成型,完成汽车门板的制造。
目前,由于汽车门板表面具有弧度且在汽车门板的制造中要降低门板的重量,因此进行汽车门板制造的钢板一般采用薄钢板,当模具在对钢板进行成型操作时,钢板由于模具的挤压会朝模具发生移动,使得钢板的位置发生偏移,使钢板的成型效果较差;但当对钢板进行较为稳固的位置限定时,钢板由于难以移动而导致钢板自身受损,使得钢板自身的强度降低,从而降低门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门板模具,具有提高门板质量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门板模具,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上固定连接有上定位件,所述上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块上的上支撑块和固定连接在上支撑块上的上限位环,所述下模块上固定连接有下定位件,所述下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块上的下支撑块和固定连接在下支撑块上的下限位环,所述上定位件和所述下定位件分别位于所述上模块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模块和下模块互相接触时,上模块和下模块同时对钢板冲压成型,此时上限位环对钢板上表面的边沿进行限位,同时又不阻碍钢板的正常移动,下限位环对钢板下表面的边沿进行限位,同时又不阻碍钢板的正常移动,使得钢板在受到位置限定的同时不易由于位置的限定而难以移动,使得制造出来的门板不易受损,提高了门板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限位环上固定连接有上辅助环,所述上辅助环与所述上限位环同轴设置,所述下限位环上固定连接有下辅助环,所述下辅助环与所述下限位环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辅助环和下辅助环的设置增大了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与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能够对钢板进行更加稳固的定位,同时上辅助环和下辅助环又不影响钢板的正常移动,使得钢板的位置再被限定的同时自身又不易受损,从而提高了制造出的门板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支撑块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块上的上固定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固定部上的上延伸部,所述上延伸部与所述上固定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加强筋,所述上限位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延伸部上,所述下支撑块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块上的下固定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固定部上的下延伸部,所述下延伸部与所述下固定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加强筋,所述下限位环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延伸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加强筋对上固定部和上延伸部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行加强,下加强筋对下固定部和下延伸部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行加强,使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不易在受到外力时发生弯曲,增强了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对钢板的限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块与所述下模块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块上的上定位柱、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块上的下定位柱、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定位柱朝向所述下定位柱一侧的定位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千缘汽车车身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千缘汽车车身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84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向出料式冲压模
- 下一篇:一种油泵壳体双模腔挤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