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3640.6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1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候丹;雪晶;张家仁;张佳;王旻烜;孙立明;何皓;李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废水 光反应器 微藻光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 溢流堰 折流管 联通 微藻 无渣 简易设备 排渣处理 微藻培养 微藻养殖 出料口 储罐区 过滤区 过滤网 储罐 阀体 去除 外部 自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包含有废水相分离器和微藻光反应器,废水相分离器自由上到下分为过滤区和无渣储罐区。经过废水相分离器处理过的废水由折流管排入微藻光反应器中进行微藻培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水相分离器上部带有溢流堰,并将溢流堰通过带有阀体的出料口与外部联通;废水相分离器中部带有过滤网,无渣储罐与微藻光反应器通过折流管联通;该光反应器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简易设备将废水进行排渣处理后进入光反应器进行微藻养殖。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氮、磷含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
背景技术
为未来找到充足的清洁能源供应室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目前,大部分能量需求都由化石能源满足。全球石油需求从1973年的2.85Gt/a稳步增长到2009年的4.25Gt/a,并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继续增长。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会加速有限的化石能源的枯竭。化石燃料的原料不断减少的同事,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也在持续增高,由此可见可再生的碳平衡能源资源对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必须的。生物质能源由此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污水的排放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污水中含有大量的COD、氮磷等植物营养物及有毒污染物等,排放到生态水域或渗透进入地下水循环系统会引起水生生物余下死亡、地下水资源污染等后果。通过动植物对水体中一些特定成分的吸收、消耗或固定的方式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同时可实现其自身的生长或繁殖。
微藻与陆生作物相比,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周期短、脂质含量高、不占耕地、单位面积产出量高等特点,已成为生物燃料的首选,并且微藻微藻可以在富含N、P的废水、再生水及咸水中生长,将微藻养殖与富N、P废水处理相结合,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已成为微藻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的利用废水培养微藻的光反应器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通过利用废水培养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实现微藻生物量和油脂类成分的积累的同时,有效去除废水中无机氮、无机磷的含量,达到对废水的生物降解效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包括:
一废水相分离器,内设有过滤层,所述废水相分离器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排渣口和出液口,所述过滤层将所述废水相分离器分为上部的过滤区和下部的无渣储罐区,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过滤区,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无渣储罐区,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过滤区且靠近所述过滤层;
一微藻光反应器,与所述无渣储罐区连接,所述微藻光反应器设有一进料口、出料口、一排气口、一总排液口和多层导光板,沿着所述光反应器的高度方向放置多层所述导光板,上、下相邻层的所述导光板之间错位排列将所述微藻光反应器的腔体分隔为多个相互连通的腔体,且相邻层的所述导光板之间平行且有一间距,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微藻光反应器的底部,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光反应器的上方。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废水相分离器为一敞口容器,所述废水相分离器的上沿处围设一供盛放溢出的废水的溢流堰,在所述溢流堰上设有一溢流口。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溢流堰设有一上盖,所述上盖设有一控压口,所述控压口处设有一减压阀。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溢流堰设有一上盖,所述上盖设有一开孔,一筒体自所述开孔穿入所述废水相分离器中,所述筒体的一端部密封另一端部为一开口,设有所述开口的端部位于所述废水相分离器中,密封的端部设有一减压阀。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微藻光反应器为一长方体状,所述微藻光反应器的侧壁材质为有机玻璃材质,所述微藻光反应器的长、宽、高之比为1.4-2:1:1。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光板为有机玻璃斜板,所述导光板的长度与微藻光反应器的宽度比为0.6-0.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3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均水调节器
- 下一篇:三位一体原生态修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