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3640.6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1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候丹;雪晶;张家仁;张佳;王旻烜;孙立明;何皓;李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废水 光反应器 微藻光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 溢流堰 折流管 联通 微藻 无渣 简易设备 排渣处理 微藻培养 微藻养殖 出料口 储罐区 过滤区 过滤网 储罐 阀体 去除 外部 自由 | ||
1.一种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废水相分离器,内设有过滤层,所述废水相分离器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排渣口和出液口,所述过滤层将所述废水相分离器分为上部的过滤区和下部的无渣储罐区,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过滤区,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无渣储罐区,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过滤区且靠近所述过滤层;
一微藻光反应器,与所述无渣储罐区连接,所述微藻光反应器设有一进料口、出料口、一排气口、一总排液口和多层导光板,沿着所述光反应器的高度方向放置多层所述导光板,上、下相邻层的所述导光板之间错位排列将所述微藻光反应器的腔体分隔为多个相互连通的腔体,且相邻层的所述导光板之间平行且有一间距,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微藻光反应器的底部,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光反应器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相分离器为一敞口容器,所述废水相分离器的上沿处围设一供盛放溢出的废水的溢流堰,在所述溢流堰上设有一溢流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设有一上盖,所述上盖设有一控压口,所述控压口处设有一减压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设有一上盖,所述上盖设有一开孔,一筒体自所述开孔穿入所述废水相分离器中,所述筒体的一端部密封另一端部为一开口,设有所述开口的端部位于所述废水相分离器中,密封的端部设有一减压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光反应器为一长方体状,所述微藻光反应器的侧壁材质为有机玻璃材质,所述微藻光反应器的长、宽、高之比为1.4-2:1: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为有机玻璃斜板,所述导光板的长度与微藻光反应器的宽度比为0.6-0.8: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微藻光反应器的外侧壁向外凸起形成一挡流腔体,所述挡流腔体位于所述微藻光反应器上部且与所述微藻光反应器连通,所述挡流腔体内设有一挡流板,所述总排液口开设在所述挡流腔体上,所述挡流板安装在所述挡流腔体的顶部并与所述挡流腔体的底部之间有间隔,所述总排液口通过所述挡流腔体与所述微藻光反应器连通,并且总排液口低于所述无渣储罐区上的出液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光反应器通过一折流管与所述无渣储罐区上的出液口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或出液口或进液口或进料口或出料口或排气口或溢流口或总排液口上均设有阀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微藻的光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为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废水相分离器的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36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均水调节器
- 下一篇:三位一体原生态修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