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高压成型装置及钢管混凝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6122.6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8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琨;王辉;卢登;夏劲松;叶智武;刘卫军;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王淳景 |
地址: | 43006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钢管混凝土 混凝土 钢管内混凝土 高压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 加压机构 受力支架 受力板 钢管混凝土构件 密实 高压成型 滑动设置 加压状态 耐久性能 压力卸载 承载力 承力板 预压力 脱粘 卸压 终凝 浇筑 养护 膨胀 施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构件高压成型装置及钢管混凝土,该装置包括钢管、滑动设置于所述钢管一端内的受力板、设置在所述钢管一端外的受力支架、安装在所述受力支架上且与所述受力板连接的第一加压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钢管另一端的承力板,所述第一加压机构用于向浇筑入钢管内的混凝土施加一定的压力,并维持此压力养护混凝土至终凝且达到一定强度后卸压。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压成型钢管混凝土,使得钢管内混凝土更加密实,提高了钢管内混凝土的强度;同时在加压状态下钢管产生膨胀,压力卸载后,钢管对混凝土产生预压力,改善钢管与混凝土的脱粘现象,从而提升钢管混凝土承载力和耐久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高压成型装置及钢管混凝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里,尤其是超高层项目施工中,钢管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钢管混凝土结构能够将钢管与混凝土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使混凝土处于侧向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可成倍提高,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钢管的刚度,两者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结构承载能力,改善了结构抗震性能和防火性能等。
但是,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常伴随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同时使用,由于混凝土自收缩较大,在混凝土硬化和自收缩的过程中,钢管与混凝土变形不一致,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管与混凝土间极易产生剥离损伤,近而影响结构体系的受力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高压成型装置及钢管混凝土,它在混凝土浇筑后,向钢管内混凝土施加一定的压力,维持此压力养护混凝土至终凝并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卸压,继续养护混凝土至设计强度,可以使得钢管内混凝土更加密实,提高了钢管内混凝土的强度,同时,钢管在加压状态下产生膨胀,压力卸载后,钢管对混凝土产生预压力,改善钢管与混凝土的脱粘现象,从而提升钢管混凝土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管混凝土高压成型装置,包括钢管、滑动设置于所述钢管一端内的受力板、设置在所述钢管一端外的受力支架、安装在所述受力支架上且与所述受力板连接的第一加压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钢管另一端的承力板,所述第一加压机构用于向浇筑入钢管内的混凝土施加一定的压力,并维持此压力养护混凝土至终凝且达到一定强度后卸压。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压机构向钢管内混凝土施加的压力大于等于10MPa。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压机构的加压方式为机械式、液压式或气动式。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承力板滑动设置在所述钢管的另一端内,所述承力板与设置在所述钢管另一端外的承力支架连接,所述承力板与承力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压机构。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钢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正多边形或矩形。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为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纤维混凝土。
一种钢管混凝土,采用上述钢管混凝土高压成型装置制备,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承力板安装在钢管的另一端,通过钢管一端向钢管内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受力板安装在钢管的一端内;
S2、将第一加压机构与受力板连接,第一加压机构通过受力板向钢管内的混凝土施加一定强度的压力,维持此压力养护混凝土至终凝并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卸除第一加压机构,拆除受力板;
S3、继续养护混凝土至设计强度,即得到高压成型钢管混凝土。
按上述技术方案,当该装置采用两端加压时,步骤S2为:将第一加压机构与受力板连接,将第二加压机构与承力板连接,在混凝土初凝前第一加压机构通过受力板、第二加压机构通过承力板同时向钢管内的混凝土施加一定强度的压力,维持此压力养护混凝土至终凝并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卸除第一加压机构和第二加压机构,拆除受力板和承力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6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猪舍用拼接式混凝土柱
- 下一篇:一种砌块式砼预制柱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