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的连杆式避震前叉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1709.3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3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沧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上纮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8 | 分类号: | B62K21/08;B62K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固定板 长孔 前叉立杆 前叉管 弹簧 本实用新型 避震前叉 连杆式 减震 自行车把手 自行车 滑动连接 减震效果 内腔表面 固定的 连接板 前叉 车轮 移动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的连杆式避震前叉组件,包括前叉立杆,所述前叉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前叉管,所述前叉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长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长孔内腔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固定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叉立杆和前叉管,达到对自行车把手支撑的效果,通过第一连接杆和连接板,达到对车轮固定的效果,通过固定板和第一弹簧,达到对第一连接杆减震的效果,通过第二连接杆和第二长孔,达到辅助第一连接杆移动的效果,该前叉减震效果好,方便人们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行车的连杆式避震前叉组件。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现在自行车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是人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为了便于人们对自行车的使用,前叉需要带有减震功能,而现有的自行车前叉减震效果差,从而影响人们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连杆式避震前叉组件,具备减震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的连杆式避震前叉组件,包括前叉立杆,所述前叉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前叉管,所述前叉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长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一长孔内腔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长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延伸至第二长孔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杆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且滑槽与第一长孔连通,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长孔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长孔内腔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壁与第一连接杆接触,所述第二长孔内腔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壁与第二连接杆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叉立杆和前叉管,达到对自行车把手支撑的效果,通过第一连接杆和连接板,达到对车轮固定的效果,通过固定板和第一弹簧,达到对第一连接杆减震的效果,通过第二连接杆和第二长孔,达到辅助第一连接杆移动的效果,该前叉减震效果好,方便人们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块和滑槽,达到辅助第一连接杆移动的效果,同时也达到对第一连接杆支撑的效果,避免出现掉落的状况,通过第一长孔,方便第一连接杆进行移动,避免出现无法移动的状况,通过第二长孔,达到辅助第二连接杆移动的效果,通过第二弹簧和顶板,达到对第二连接杆支撑的效果,避免第二连接杆在移动后出现无法复位的状况,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达到对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密封的效果,避免灰尘进入影响前叉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上纮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上纮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1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