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射针自动组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1477.1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3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陆军;赵丽杰;倪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采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王威钦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头 护帽 针头护套 注射针 针座 自动组装系统 本实用新型 护套机构 切管机构 针头机构 自动上料 上针 对接机构 全自动化 顺序连接 下压机构 橡胶弹性 组装系统 上护帽 移位 硅化 护套 换向 切管 下料 压针 支架 影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注射针自动组装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固定在支架上的上针座机构、上针头机构、针座针头感应下压机构、影像检测机构、针头硅化机构、剔废机构、上针头护套机构、压针头护套机构、上针座护套机构、移位对接机构、压针座护套机构和下料斜推机构,上针头机构还与针头上护帽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在注射针组装系统上设置针头上护帽机构,通过在针头上设置橡胶弹性的护帽,实现了除了针座、针座护套、针头护套可自动上料,也实现了针头的自动上料,实现真正的全自动化,而且给针头上护帽的过程设置在针头切管机构后,充分利用针头切管机构在切管时针头或说管的输送方向定向,不存在后续换向等问题即可实现对针头定向上护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针自动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注射针,比如铜座注射针,即可重复使用的注射针,一般都是手工小批量生产,传统手工装配,缺陷是人工用量大和劳动强度高,且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扎手。即使有自动组装系统,但针头仍然是手工上料,原因在于针头无法通过震动器或振动电机实现振动后自动下料,因为针座、针座护套及针头护套都可以通过震动器或振动电机实现在上料斗中振动后通过上料斗底部的孔实现自动下料,而针头不能这样,针头在针头上料斗中经振动后各种磕碰,极易将针头其针尖损坏,而针座、针座护套及针头护套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急需一款完全自动的注射针自动组装系统。
申请公布号为CN107363531A的专利:一种一次性注射针全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如下步骤:S1、上针座工位:先将针座放入料仓内,然后通过搅动板的转动,使每个针座移动到滑道槽中,然后每个针座顺序排列输送到夹具上,然后每个固定在夹具上的针座经过一个电火花处理装置,对其每个针座进行电火花臭氧处理;S2、压座工位:接着将夹具上排列好的针座,通过气缸驱动压板,使针座与夹具紧密配合,不发生松动;S3、自动上针工位:通过气缸驱动针座内部的顶板,利用顶板将针座上针槽内的针顶起,使针留在取针板的两端凹槽内,并且由刮板将针刮入滑道内,完成对针座孔中的定位工作;S4、自动上胶工位:通过驱动气缸使针头被夹起2-4毫米,接着通过电机及气缸驱动的配合工作使上胶盘进行涂布胶水工作;S5、烘干工位:将涂胶后的注射针经气缸被推入烘箱内,并在烘箱内进行烘干工作;S6、影像工位:把S5流程传输的影像进行光学白照,记录针尖缺陷,然后把检测产生的图片与贮存图片对比,并且把对比的结果存储在电脑中,并且对差异的针头进行标记;S7、上硅油工位:将夹具上的针头在电机驱动下,进入硅化检堵机上,接着通过翻转气缸带动夹具旋转90度,然后将针尖硅化部位插入硅油槽内进行表面硅化,同时给针头内自动通气,将针孔内的硅油吹出,并检测针头是否堵塞,并且对堵塞的针头进行标记;S8、自动剔除工位:将上述S6中的影像工位和S7中的上硅油工位所记录的次品在自动剔除工位上进行自动剔除;S9、自动上护套工位:将料仓中的护套通过搅动板转动至滑道槽中,并且按照对应顺序依次排列输送到夹具上,接着将护套套在针座上;S10、压护套工位:通过气缸带动压板,将护套压至与针座紧配处;S11、下料工位:通过气缸带动下料叉运动,将其叉离随行夹具,并落入漏斗中,同时计数,计数的同时随行夹具将送入上座机,并进行下一个流程的开始。其自动上针是建立在针座上针槽内的针已经预先定向设置好,而这一过程仍然需要人工,其未实现买来的原料(针头)杂乱地放入针头上料斗中再自动上料,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装配生产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注射针自动组装系统,实现了除了针座、针座护套、针头护套可自动上料,也实现了针头的自动上料,实现真正的全自动化,并充分利用针头切管机构在切管时针头或说管的输送方向定向,不存在后续换向等问题即可实现对针头定向上护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采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采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1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脚轮装配机
- 下一篇:一种双开门下铰链总成组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