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信号应答器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47951.5 | 申请日: | 2018-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2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梁九彪;杨安玉;石先明;刘新平;郑生全;凌力;邹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1/02 | 分类号: | B61L1/02;E01B1/00;E01B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 地址: | 4321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应答器 尼龙盖板 安装结构 轨道基础 钢轨 轨道交通信号 本实用新型 上端口 封堵 电磁能量接收 安装环境 承受压力 放置信号 轨道交通 位置通过 热变形 上表面 承压 拉伸 压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信号应答器安装结构,包括轨道基础以及安设于所述轨道基础上的两条钢轨,于所述轨道基础上还开设有用于放置信号应答器的基坑,所述基坑位于两条所述钢轨之间,且于所述基坑上设置有封堵所述基坑的上端口的尼龙盖板,所述尼龙盖板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钢轨的平面。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中,通过基坑可以对信号应答器进行隐藏,然后在该基坑的上端口位置通过尼龙盖板进行封堵,从而可以对信号应答器起到有效保护,且尼龙盖板不会对信号应答器的电磁能量接收产生影响,另外,尼龙盖板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热变形温度、承受压力等性能指标均非常好,可以满足安装环境的承压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信号应答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应答器一般不设置基坑及盖板,人员随意践踏,造成信号应答器时常损害,影响行车正常运营,特别是对于应答器不得不设置在道路上或人行横道上的状况,而信号应答器由于技术要求一定范围内不能存在金属区,难以采用金属保护罩对应答器形成有效保护,导致应答器使用环境比较恶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信号应答器安装结构,旨在用于现有的应答器使用时容易被损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信号应答器安装结构,包括轨道基础以及安设于所述轨道基础上的两条钢轨,于所述轨道基础上还开设有用于放置信号应答器的基坑,所述基坑位于两条所述钢轨之间,且于所述基坑上设置有封堵所述基坑的上端口的尼龙盖板,所述尼龙盖板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钢轨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基坑的上端具有环形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低于所述钢轨的上端面,且所述尼龙盖板水平支撑于所述支撑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坑位于轨道的线路中心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尼龙盖板为方形,且边长均不超过10m。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应答器的顶部与所述钢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为93-193mm。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应答器的Z基准轴与所述钢轨的最大侧向偏离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基础包括C20混凝土层以及位于所述C20混凝土层上的C40混凝土层,所述钢轨安设于所述C40混凝土层上,且所述基坑开设于所述C40混凝土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钢轨嵌设于所述C40混凝土层内,且所述钢轨的平面与所述C40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中,在轨道基础上开设有基坑,信号应答器安设于该基坑内,通过基坑可以对信号应答器进行隐藏,然后在该基坑的上端口位置通过尼龙盖板进行封堵,尼龙盖板不会凸出轨道的平面,一方面尼龙盖板不会对信号应答器的工作产生影响,位于基坑内的信号应答器可以接收车载天线发射的电磁能量,而另一方面尼龙盖板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热变形温度、承受压力等性能指标均非常好,可以满足安装环境的承压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交通信号应答器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轨道交通信号应答器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7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