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箱左悬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7906.X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1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白天明;延虎;刘浩;苏宏;何林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1533 重庆市合***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套柱 悬置 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 连接套 挡板 安全隐患 端口方向 空腔结构 刹车过程 运动冲量 翻折段 过渡段 平直段 竖直段 外侧壁 斜面段 延伸段 合围 受力 柱体 装配 过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左悬置,包括圆形套柱(11)和连接本体,在所述圆形套柱(11)的外侧壁固设有第一连接块(21)、第二连接块(22)和第三连接块(23),在该圆形套柱(11)内设有连接套(14),所述连接套(14)上连接有连接本体,在该圆形套柱(11)柱体的一端设有挡板(15),另一端沿端口方向设有翻折段(16);在所述连接本体上设有由平直段(31)、斜面段(32)、过渡段(33)、竖直段(34)以及两个延伸段(4)合围形成的空腔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便捷,圆形套柱和连接本体的受力强度高,消除了变速箱在刹车过程中相对左悬置运动冲量过量,造成左悬置失效所引起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速箱左悬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变速箱的悬置包括左悬置,而左悬置用于变速器与车体相连,在急刹车时,变速箱会带动左悬置向前冲,倒车急刹时,变速箱带动左悬置向后冲,由于车体的部件和覆盖件之间存在装配间隙,左悬置所受后冲量会较大,因此,发动机的固定容易出现松脱迹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容易造成左悬置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减少变速箱所受冲量的左悬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速箱左悬置,包括圆形套柱和连接本体,在所述圆形套柱的外侧壁固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在该圆形套柱内设有第一缓冲条和第二缓冲条,两个所述缓冲条之间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套接有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的套接端的端面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把连接本体螺接固定在连接套上;在该圆形套柱柱体的一端设有挡板,另一端沿端口方向设有一圈斜向伸出的翻折段,所述挡板上对应螺栓的位置处设有通孔;
在所述连接本体上设有水平向外伸出的平直段,所述平直段(31)的左、右两端边沿均设有延伸段,两个所述延伸段的下端各设有一个第一固定凸台;该平直段的伸出端设有斜向下伸出的斜面段,在该斜面段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且内凹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下端设有竖直段,在所述竖直段的下端水平设有第二固定凸台,所述第二固定凸台与两个第一固定凸台的上、下端面均齐平;所述平直段、斜面段、过渡段、竖直段以及两个延伸段合围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空腔结构。
采用以上结构,圆形套柱内设有第一缓冲条和第二缓冲条,由于连接本体的一端与圆形套柱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连接本体,第一缓冲条和第二缓冲条则能缓冲该振动力,再由三个连接板分散传递振动,以减小传递给车架的振动,螺栓把连接本体螺接固定在连接套上,提高了安装稳定性;由于连接本体上设有由平直段、斜面段、过渡段、竖直段以及两个延伸段合围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空腔结构,对发动机所受冲量能起到一定的去应力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三个连接块还增大了受力面积以及缓冲面积,三个固定凸台的固定也减少了松脱窜动的可能性,起到了缓冲减振的目的;斜面段、过渡段和竖直段的设置,一方面提高连接本体的受力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对三个固定凸台位置的连接件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连接干涉以及发生相互窜动影响等情况,使得发动机位置的固定更稳定,同时也减少了左悬置所受冲量,能避免左悬置失效等问题,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为了提高承载强度,作为优选,三个所述连接块均由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等组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板,形成截面为“U”形的叉口,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车架上的对应位置连接固定。
为了便于适应安装位置处各部件的连接状态,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左、右对称设置在圆形套柱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块固设在圆形套柱外侧壁的上端,三个所述连接块均与圆形套柱外侧壁的对应位置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空腔体结构。
为了节省安装空间,减少安装干涉,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块竖直斜置在圆形套柱外侧壁的上端,该第一连接块上的连接板所在平面与圆形套柱轴向端面之间的夹角为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7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