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连续进样生长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晶体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5550.6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8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王震东;王剑宇;张思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46 | 分类号: | C30B29/46;C30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赵艾亮 |
地址: | 330027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管 反应腔体 格子支架 反应前驱体 独立空间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 连续进样 实验装置 低温区 高温区 晶体的 生长 承载 化学气相沉积 本实用新型 磁性移动 左右移动 反应腔 前驱体 推动杆 异质结 左端 装配 分割 移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连续进样生长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晶体的实验装置,包含反应腔体,所述反应腔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为低温区,右边为高温区,所述反应腔体低温区固定有格子支架,所述格子支架将反应腔体分成若干独立空间,所述格子支架上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中承载有反应前驱体,所述内管左端通过推动杆连接有磁性移动器,所述内管可在格子支架上左右移动。将反应腔体用格子支架分割成多个独立空间,每个独立空间都放置承载有反应前驱体的内管,通过分批次将内管中的反应前驱体移动至高温区,达到不打开反应腔体即可连续装配前驱体的目的,保证了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构成异质结的良好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连续进样生长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晶体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晶体由于具有优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场效应管、光电器件、锂离子电池以及光催化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其相互构成异质结形成器件也具有深远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然而,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构成异质结器件时,需要打开反应腔体再次装配前驱体进行反应,这将给异质结在形成时带来不同环境的影响,第一次生长的材料界面会被暴露在大气中,从而带来不利于材料表面的灰尘和一些纳米粒子的污染,从而影响二次形成异质结时的生长和构成器件的性能,尤其是光电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实际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连续进样生长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晶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在不打开反应腔体的情况下持续的装配反应前驱体,保证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构成异质结的良好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连续进样生长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晶体的实验装置,包含反应腔体,所述反应腔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为低温区,右边为高温区,所述反应腔体低温区固定有格子支架,所述格子支架将反应腔体分成若干独立空间,所述格子支架上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中承载有反应前驱体,所述内管左端通过推动杆固定连接有磁性移动器,所述内管可在格子支架上左右移动。
优选的,所述磁性移动器为永久磁铁。
优选的,所述磁性移动器靠近所述反应腔体内壁,所述反应腔体外壁通过外置磁铁与所述磁性移动器吸引。
优选的,所述反应腔体中由左往右持续通入载气。
优选的,所述载气为氩气或者氦气等惰性气体。
优选的,所述反应腔体高温区内设有基片,所述反应腔体高温区外围连接有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反应腔体和所述格子支架为石英或者陶瓷材质。
优选的,所述内管由刚性且耐高温材料石英、刚玉或氧化锆加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反应腔体用格子支架分割成多个独立空间,每个独立空间都放置承载有反应前驱体的内管,通过分批次将内管中的反应前驱体移动至高温区,达到不打开反应腔体即可连续装配前驱体的目的,保证了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构成异质结的良好性能。格子支架、反应腔体和内管均是非磁性材料制作而成,通过外置磁铁吸引内管前端的磁性移动器移动时,不会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用实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反应腔体中的格子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管和连接内管一端的磁性移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格子支架,2-磁性移动器,3-推动杆,4-内管,5-反应前驱体,6-基片,7-加热装置,8-反应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5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