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连续生产合金的铸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10911.3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3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曾世昭;曾少兰;毛小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欧迪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5/02 | 分类号: | B22D5/02;B22D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曹广生 |
地址: | 537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系统 冷凝器 布水系统 金属熔液 缓存器 脱模器 控制系统 铸造系统 回转 合金 致密 本实用新型 粒状材料 凝固技术 生产设备 生产效率 液态合金 固定式 输出端 输入端 小批量 钢锭 铸棒 铸锭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连续生产合金的铸造系统,属于液态合金凝固技术领域,包括控制系统、旋转生产系统、脱模器、若干个冷凝器、布水系统和金属熔液缓存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旋转生产系统、布水系统和金属熔液缓存器连接。脱模器的输入端与旋转生产系统连接。布水系统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设置在旋转生产系统上,脱模器和金属熔液缓存器设置在冷凝器的上方。该设备能能够连续大批量生产致密铸棒或粒状材料,能满足各种大、中、小批量的有色金属、钢锭生产需要;生产效率比目前国内使用的固定式铸锭生产设备效率提高十倍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态合金凝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转连续生产合金的铸造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和机械铸造业领域生产铸锭大多数是把液态金属浇铸到钢锭模中得到大小不同的各种铸锭。传统方法有以下缺点,一是高温液态金属直接冲刷到锭模底部,导致模子烧损严重、单位产品模具成本费用高;二是液态金属冷凝时间长,出现严重的成分偏析;三是生产周期长;四是劳动生产率特别低。以铁合金浇铸为例,从浇铸到加工成合格的成品需要长达24-36小时,吨合金产品的模子费用达到5-20 元;产品成分极不均匀,不同部位成分相差很大,有的高达10%以上,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有的企业采用链板浇铸机,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模具费用高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且这种方法无法生产出高质量铸棒。
现有的钢铁冶金领域均是使用传送链技术来进行生产合金,由于传送链生产效率较低,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环形的生产线。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环形的合金铸造系统,使得铸造的效率更高,粉率更低,更好满足铸造金属合金领域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连续生产合金的铸造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回转连续生产合金的铸造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旋转生产系统、脱模器、若干个冷凝器、布水系统和金属熔液缓存器,
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旋转生产系统、布水系统和金属熔液缓存器连接;所述脱模器的输入端与旋转生产系统连接;布水系统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设置在旋转生产系统上,脱模器和金属熔液缓存器设置在冷凝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包括涂料喷涂器、粉料添加器和/或液位检测器,所述涂料喷涂器、粉料添加器和液位检测器均与旋转生产系统的动力装置连接且设置在冷凝器的正上方的同一条弧线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旋转生产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转盘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入端与控制系统连接,动力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脱模器和转盘装置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动力装置包括工作箱驱动轴、工作箱输出轴、工作箱输入轴、箱速机、工作箱和电动机,电动机经箱速机、工作箱输入轴与工作箱连接,工作箱经工作箱驱动轴和工作箱输出轴驱动转盘装置转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转盘装置包括转盘、支柱、驱动缓冲箱和轴承座;转盘设置在支柱的顶端上,支柱的低端与轴承座活动连接;驱动缓冲箱一端设置在支柱上,驱动缓冲箱的另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转盘设置为圆弧形,转盘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个冷凝器安装孔,冷凝器安装孔底部固定冷凝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冷凝器包括冷却介质入口、冷却介质出口、强冷器外壳、凝固器、介质运动间隙和密封圈,强冷器外壳设置在凝固器的外壁上且与外壁形成介质运动间隙,强冷器外壳两端通过密封圈固定设置在凝固器上,强冷器外壳上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布水系统设置在旋转生产系统上,所述布水系统包括供水法兰、若干根分水管和热水回收管,供水法兰与外部供水管连接,若干根分水管一端均与供水法兰连接,每根水管的另一端与凝固器的冷却介质入口连接,热水回收管与凝固器的冷却介质出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欧迪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欧迪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0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Y型试块壳型浇注夹具
- 下一篇:一种回转连续生产合金的多流口配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