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遇险自救脱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4548.0 | 申请日: | 2018-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0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许传波;陈春朋;汪佳雨;刘琛;田正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B60B15/02 | 分类号: | B60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底盘 旋转盘 增阻 大螺钉 压紧盘 自救 齿轮 本实用新型 定位套筒 封盖 遇险 电机 传统汽车 动态展开 间隙配合 螺丝固定 目标人群 螺钉 杠杆法 楔子状 紧盘 螺丝 拧接 套在 有压 木棍 省力 汽车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遇险自救脱困装置,包括安装底盘、增阻杆、定位套筒、封盖、螺钉、旋转盘、大螺钉、电机、齿轮和压紧盘,所述安装底盘上固定有压紧盘,所述安装底盘外形为圆形,所述增阻杆有四个,外形为楔子状,通过大螺钉固定在安装底盘上,所述定位套筒套在增阻杆的外面,所述封盖固定住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齿轮固定在一起,所述大螺钉与增阻杆的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电机通过螺丝固定在压紧盘上,所述齿轮与旋转盘连接,所述压紧盘与安装底盘通过螺丝拧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克服了传统汽车自救的木棍杠杆法,不省力还使用麻烦,通过该装置的动态展开增加车轮本身摩擦力,从而形成自主自动自救,利于生活使用方便目标人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遇险自救脱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轮胎防滑装置,最常见的是防滑板、铁链、牛筋链或橡胶链制成防滑链,通过轮胎上装配防滑链对地面产生巨大压强,增大与路面的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能;存在的缺点是拆装困难、自重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汽车行车安全性;尤其是我国东北、西北的高寒地区,由于冬季冰雪期长,各种车辆因路面湿滑、陷坑、捂车所引起的交通事故每年都有数万起发生。现有技术中的防滑链在实际应用中防滑效果并不理想,捂车或者陷坑自救措施不完善,在种种方法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只能叫救援车将陷困的车拉出来,耗时耗力,所需耗费的资源多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遇险自救脱困装置,来解决上述背景中汽车在陷坑或捂车时脱困麻烦以及现有辅助设备复杂耗时耗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遇险自救脱困装置,包括安装底盘、增阻杆、定位套筒、封盖、螺钉、旋转盘、大螺钉、电机、齿轮和压紧盘,所述安装底盘上固定有压紧盘,所述安装底盘外形为圆形,所述增阻杆有四个,外形为楔子状,通过大螺钉固定在安装底盘上,所述定位套筒套在增阻杆的外面,所述封盖固定住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齿轮固定在一起,所述大螺钉与增阻杆的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电机通过螺丝固定在压紧盘上,所述齿轮与旋转盘连接,所述压紧盘与安装底盘通过螺丝拧接。
优选的,所述增阻杆收缩状态下,其最大直径小于车轮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增阻杆展开状态下,其最大直径大于车轮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传统汽车自救的木棍杠杆法,不省力还使用麻烦,通过该装置的动态展开增加车轮本身摩擦力,从而形成自主自动自救,更利于生活使用方便目标人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遇险自救脱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遇险自救脱困装置爆炸示意图。
图中:安装底盘1、增阻杆2、定位套筒3、封盖4、螺钉5、旋转盘6、大螺钉7、电机8、齿轮9、压紧盘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4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轮毂结构
- 下一篇:一种空铁转向架用走行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