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PLC的桥梁转体北斗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7584.4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3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亮;吴波;倪志军;言志超;李磊;徐雪峰;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G01S19/4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梁 收发装置 固定梁 连接端 超声波收发装置 红外线收发装置 北斗定位系统 固定超声波 固定红外线 旋转机构 转体 本实用新型 连接端端面 桥梁安装 旋转器件 运输方便 定位器 可回收 体连接 北斗 桥梁 驱动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PLC的桥梁转体北斗定位系统,包括旋转梁体和固定梁体,旋转梁体在提升旋转机构的驱动下与固定梁体连接;旋转梁体的两个连接端上分别设置有与PLC控制器的连接的北斗定位器,旋转梁体的两个连接端端面上设置有旋转红外线收发装置,固定梁体的连接端面上设置有固定红外线收发装置;旋转红外线收发装置、固定红外线收发装置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旋转梁体的两个连接端端面设置有旋转超声波收发装置,固定梁体的连接端面上设置固定超声波收发装置,旋转超声波收发装置、固定超声波收发装置和提升旋转机构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有益效果:采取新的桥梁安装方式,运输方便,提升旋转器件可回收,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PLC的铁路桥梁吊装转体变频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交通事业也随之大力发展。由于一些地形或既有交通设施的影响,桥梁吊装和转体施工在桥梁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传统桥梁相比,转体吊装和桥梁的施工工艺具有不干扰交通、不间断通航、可跨深沟河流、可跨交通频繁道路的特点,且施工快速,经济高效。
由于转体重量大,加之桥梁较长,桥型异形,桥梁所处地理环境复杂,在吊装转动过程中,角度难以把控。对于桥梁的吊装和转体施工技术中,大桥的桥梁吊装和转体施工成为了桥梁施工的难点。
在传统施工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是将已浇筑好的梁体运输至新修建桥梁位置,在结合吊车吊具对梁体进行吊装。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浇筑好的梁体重量体积庞大,桥梁所处地理环境复杂,梁体运输过程困难,运输费用高,耗费人力物力;
第二:在采用吊车或者吊具吊装过程中,由于风力作用,容易发生梁体摇摆,在现有吊装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方圆几公里的风速进行检测,一旦风速超过吊装风速时,需要停止吊装;
第三:吊装施工危险系数大,为了便于观察施工,施工时间一般在白天,难免存在封锁道路,造成周围的交通拥堵。
第四:由于采用吊具吊车进行吊装和转体施工,由于吊装绳索长,容易受到吊车震动和风的影响,导致吊装精度低,转体施工困难,桥梁施工时间长,无法满足要求。
第五:桥梁定位安装过程中,对于梁体的位置均为是认为观察和控制,观察精度低,难以控制。
第六:转体施工中,转体施工用到的电机等转体器件无法回收,浪费资源,修建成本高。
基于上述缺陷,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克服现有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PLC的桥梁转体北斗定位系统,实现智能旋转,精确定位,控制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PLC的桥梁转体北斗定位系统,其关键技术在于:包括旋转梁体,所述旋转梁体安装在支撑旋转机构上用于与固定梁体连接;
所述旋转梁体两个连接端上设置有保护装置,在所述旋转梁体两个连接端的保护装置均设置有北斗定位器、旋转红外线收发装置、旋转超声波收发装置和摄像头,所述北斗定位器、旋转红外线收发装置、旋转超声波收发装置和摄像头分别与PLC控制器的八个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75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梁式支架纵梁快速拆除施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桥梁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