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倒装LED芯片的COB光源模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8071.7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2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极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4 | 分类号: | H01L33/54;H01L33/60;H01L33/62;H01L3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线 镜面铝 光源模组结构 倒装LED芯片 发光层 反光 防护罩 导热绝缘胶层 本实用新型 固晶胶层 蓝宝石 光损失 焊接处 焊接点 绝热罩 绝缘罩 底端 反射 减小 射出 死灯 焊接 防护 明亮 散发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装LED芯片的COB光源模组结构,包括镜面铝基座,镜面铝基座上设有凹槽、防护块和防护罩,凹槽底部通过固晶胶层安装有若干LED芯片,LED芯片包括蓝宝石、N型接触层、发光层和P型接触层,N型接触层、发光层P型接触层底端分别通过N电极、P电极焊接有金线,N电极与金线、P电极与金线的焊接处均包裹有绝热罩,金线外侧套设有反光套,导热绝缘胶层将LED芯片上的热量均传递到镜面铝基座上并散发出去,LED芯片工作更稳定,寿命更长,反光套和镜面铝基座的设计使LED芯片发出的光损失更少,几乎所有的光线均反射并射出凹槽外,从而使LED灯光更明亮,且绝缘罩保护了金线的焊接点,大大减小了LED死灯的可能性,LED发光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芯片领域,具体为一种倒装LED芯片的COB光源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LED芯片结构主要有三种流派,最常见的是正装结构,还有垂直结构和倒装结构。正装结构由于p,n电极在LED同一侧,容易出现电流拥挤现象,而且热阻较高,而垂直结构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达到很高的电流密度和均匀度。未来灯具成本的降低除了材料成本,功率做大减少LED颗数显得尤为重要,垂直结构能够很好的满足这样的需求。这也导致垂直结构通常用于大功率LED应用领域,而正装技术一般应用于中小功率LED。而倒装技术也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蓝宝石芯片基础上倒装,蓝宝石衬底保留,利于散热,但是电流密度提升并不明显;另一类是倒装结构并剥离了衬底材料,可以大幅度提升电流密度。
倒装LED芯片,通过MOCVD技术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GaN基LED结构层,由P/N结发光区发出的光透过上面的P型区射出。其中COB(ChipOnBoard板上芯片)作为LED封装光源中的一种独特的封装方式已开始应用在LED照明灯具设计中。
但是,现有的COB光源模组存在以下缺陷:
(1)现在COB光源模组大部分都是应用在正装LED芯片上,很少对倒装的LED芯片进行封装;
(2)倒装LED颠覆了传统LED工艺,从芯片一直到封装,这样会对设备要求更高,就拿封装才说,能做倒装芯片的前端设备成本肯定会增加不少,这就设置了门槛,让一些企业根本无法接触到这个技术;
(3)倒装LED芯片封装的时候,散热性能不好,LED寿命短,且LED芯片与金线的焊接点容易吸收热量而融化,从而造成所有LED芯片不亮的情况,即“死灯”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装LED芯片的COB光源模组结构,导热绝缘胶层能将LED芯片上的各个发热部位的热量均传递到镜面铝基座上并散发出去,LED芯片工作更稳定,寿命更长,反光套和镜面铝基座的设计使LED芯片发出的光损失更少,几乎所有的光线均反射并射出凹槽外,从而使LED灯光更明亮,且绝缘罩保护了金线的焊接点,大大减小了LED死灯的可能性,LED发光更稳定,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倒装LED芯片的COB光源模组结构,包括镜面铝基座,所述镜面铝基座上设有凹槽,所述镜面铝基座顶端通过防护块安装有防护罩;
所述凹槽底部通过固晶胶层安装有若干LED芯片,所述LED芯片包括蓝宝石,所述蓝宝石底端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N型接触层、发光层和P型接触层,所述N型接触层、发光层和P型接触层底端分别通过N电极、P电极焊接有金线,所述N电极与金线、P电极与金线的焊接处均包裹有绝热罩,所述金线外侧套设有反光套。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侧面为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LED芯片侧面通过导热绝缘胶层与镜面铝基座连接,所述LED芯片的N电极上的金线与相邻LED芯片的P电极上的金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极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极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80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片LED压胶装置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