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副边同步整流MOS管的有源吸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4590.6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6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周筱珍;符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雷能混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34 | 分类号: | H02M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整流MOS管 副边 驱动信号 本实用新型 电压应力 吸收电路 驱动电路 箝位电路 箝位 驱动电路输出 输出驱动信号 电源整机 关断损耗 开关损耗 负脉冲 高电平 零电平 关断 无损 吸收 应用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副边同步整流MOS管的有源吸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和箝位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输入所述驱动信号DRV1,将所述驱动信号DRV1反向为负脉冲驱动信号DRV2,并将高电平箝位在零电平,确保输出驱动信号DRV3;所述箝位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电路输出的所述驱动信号DRV3箝位住副边同步整流MOS管上的电压应力,输出所述驱动信号DRV1。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的有源吸收电路控制副边同步整流MOS管的开关,吸收副边同步整流MOS管关断时的电压应力,且减少了开关损耗,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到无损吸收,降低副边同步整流MOS管的电压应力,减少副边同步整流MOS管的关断损耗,提高电源整机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通信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副边同步整流MOS管的有源吸收电路。
背景技术
直流通信电源常规采用ATCA架构,48V母线电源的要求对应为宽输入电压范围、高功率密度及大的输出电流。为了满足宽输入电压范围要求,电源只能通过选用硬开关PWM技术;为实现高功率密度,电源只能通过采用高的开关频率,来减小磁性器件的体积,满足小型化要求;而满足大的输出电流要求,电源一般采用副边同步整流技术,通过降低导通损耗,来进一步提高电源的高效率。副边同步整流MOS管在关断时,无法实现ZVS(ZeroCurrentSwith,零电流)关断,也即在副边同步整流MOS管关断过程中将流过该副边同步整流MOS管的电流从导通电流变化为零电流,因此,产生较高的变化斜率DI/DT,但由于该副边同步整流MOS管与变压器的漏感作用,则产生很高的瞬间尖峰电压DV/DT,若该尖峰电压在没有抑制的情况下,会成倍于副边同步整流MOS管关断的平台电压。
为了保证器件的可靠性,副边同步整流MOS管器件需要在满足最大电压应力下有一定的降额,无论是基于副边同步整流MOS管关断平台,还是基于副边同步整流MOS管关断尖峰选择副边同步整流MOS管都需要考虑MOS管的耐压等级,因此,使两者的MOS管选型有很大的差别,基于副边同步整流MOS管关断尖峰选择的MOS管的耐压等级,会比基于副边同步整流MOS管关断平台选择的MOS管的耐压等级高两倍以上,但是越高耐压等级的MOS管,其内阻越高,导致寄生参数越恶劣,会严重影响电源的整机效率。
因此,如何降低副边同步整流MOS管的电压应力,从而选用低耐压等级,低内阻的副边同步整流MOS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于副边同步整流MOS管的有源吸收电路,以实现降低副边同步整流MOS管的电压应力,以达到选型低耐压低内阻的MOS管,同时提高电源的整机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副边同步整流MOS管的有源吸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和箝位电路,其中:
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驱动信号DRV1相连,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箝位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箝位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所述驱动信号DRV1,所述驱动电路的接地端和所述箝位电路的接地端与公共地端相连;
所述驱动电路用于输入所述驱动信号DRV1,将所述驱动信号DRV1反向为负脉冲驱动信号DRV2,并将高电平箝位在零电平,确保输出驱动信号DRV3;
所述箝位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电路输出的所述驱动信号DRV3箝位住副边同步整流MOS管上的电压应力,输出所述驱动信号DRV1。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电容、箝位二极管、延时电阻、分压电阻以及反相箝位二极管,其中:
所述驱动电容的一端输入所述驱动信号DRV1,所述驱动电容将所述驱动信号DRV1反相为所述负脉冲驱动信号DRV2,所述驱动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箝位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箝位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公共地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雷能混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雷能混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4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