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脉冲式排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8510.6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3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蔡文远;卢瑞军;苏茂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康正德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出口 脉冲式排气 歧管 排气入口 本实用新型 排气支管 发动机 车辆发动机 发动机气缸 端部连接 互不干扰 截面突变 脉冲能量 气缸连接 排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脉冲式排气歧管,涉及车辆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脉冲式排气歧管,设置于发动机气缸后,包括多个排气支管。多个排气支管的一个端部连接在一起形成脉冲式排气歧管的排气出口端。每个排气支管的另一个端部均设有排气入口,每个排气入口均与一个相应的气缸连接。其中,排气出口端具有至少两个排气出口,至少两个排气出口相互独立,以使从至少两个排气出口排出的气体互不干扰。且排气出口的数量小于排气入口的数量,以使得其中的至少一个排气出口同时与至少两个排气入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脉冲式排气歧管的排气出口相互独立,气体在排气出口出来时没有截面突变,脉冲能量不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脉冲是排气歧管。
背景技术
废气再循环系统(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简称EGR,是用于将柴油机或汽油机产生的废气的一小部分再送回气缸。涡轮机通过利用废弃能量,使压气机达到进气增压的目的。定压增压只利用了废气能量中的定压能,而没有利用废气中的脉冲动能。脉冲动能在排气流动中由于排气口(阀)的严重节流和在排气管中膨胀涡旋,大部分损失掉脉冲增压通过各缸分组排气,来避免发动机各缸的排、扫气互相干扰。脉冲增压除了可以利用脉冲能外,还能较好地利用废气的定压能,故废气的能量利用增多,有利于涡轮机和压气机之间的功率平衡。
现有的脉冲发动机增压能力不足,低速响应性差,燃油消耗率高,需要将排气歧管设计为脉冲排气管来提升发动机的性能。原有的脉冲排气管中的流道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出气口1处存在截面突变,使脉冲能量降低。并且原有的脉冲排气管为使气流有回转半径2,出气口位置需要远离进气法兰,使歧管占用空间大。另外,中间两个排气歧管之间存在变化的流道,脉冲排气歧管支管汇集处材料利用率低,壁厚不统一,更容易出现工艺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脉冲式排气歧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脉冲式排气歧管,设置于发动机气缸后,包括:
多个排气支管,所述多个排气支管的一个端部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脉冲式排气歧管的排气出口端;
每个所述排气支管的另一个端部均设有排气入口,每个所述排气入口均与一个相应的气缸连接;
其中,所述排气出口端具有至少两个排气出口,所述至少两个排气出口相互独立,以使从所述至少两个排气出口排出的气体互不干扰;且
所述排气出口的数量小于所述排气入口的数量,以使得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排气出口同时与至少两个所述排气入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出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排气出口和第二排气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排气支管数量为偶数,依次排列,其中,分布于两侧处的排气支管的排气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出口相连通,其他排气支管的排气入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排气支管为4个,分布于两侧处的两个排气支管的排气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出口连通,分布于中间两个排气支管的排气入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排气支管数量为偶数,依次排列,其中,分布于左侧处的一半排气支管的排气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出口连通,分布于右侧处的另一半的排气支管的排气入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排气支管为6个,分布于左侧处的三个排气支管的排气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出口连通,分布于右侧处的三个排气支管的排气入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排气支管处还设置有EGR废气取气口,以使从所述EGR废气取气口流出的气体进入到EGR管道中被重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8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摩托车尾气排管
- 下一篇: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