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9553.8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8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夏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爱瑞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7/12;B32B7/06;B32B27/40;B32B27/30;B32B27/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闫加贺;姚亮 |
地址: | 11645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内饰 保护膜 表面预处理 透明基材层 抗划伤 有机硅压敏胶层 本实用新型 硬化涂层 复合层状结构 维护保养 多层膜 强韧性 底面 顶面 贴附 施工 环保 | ||
1.一种汽车内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内饰保护膜为多层膜复合层状结构,其包括抗划伤硬化涂层(1)、表面预处理涂层(2)、透明基材层(3)、有机硅压敏胶层(4)和高透PET离型膜(5);
所述透明基材层(3)的底面通过有机硅压敏胶层(4)与高透PET离型膜(5)相连接;所述表面预处理涂层(2)涂布于透明基材层(3)的顶面;所述抗划伤硬化涂层(1)涂布于表面预处理涂层(2)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划伤硬化涂层(1)为聚氨酯改性的光固化丙烯酸胶粘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划伤硬化涂层(1)的厚度为2-4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预处理涂层(2)为由硅烷偶联剂、聚氨酯分散体或丙烯酸乳液所形成的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汽车内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预处理涂层(2)的厚度为0.5-2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层(3)为高透PVC薄膜、高透TPU薄膜或高透PC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汽车内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层(3)的厚度为50-1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压敏胶层(4)的厚度为10-15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透PET离型膜(5)的厚度为23-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爱瑞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爱瑞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95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