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轮电动摩托车的皮带传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58202.5 | 申请日: | 2018-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4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舒国勇;肖国旗;潘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7/02 | 分类号: | F16H7/02;F16H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清 |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从动轮 传动皮带 齿轮圈 轴本体 固定板 输入轴 皮带传动结构 啮合 本实用新型 电动摩托车 装配孔 二轮 装配 偏心 电机输出轴 后轮 齿形啮合 传递扭矩 传递效率 啮合连接 同步转动 装配过程 装配效率 齿轮带 齿形轮 中齿轮 中心孔 主动轮 穿套 传动 分拆 同轴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轮电动摩托车的皮带传动结构,包括由电机输出轴驱动的主动轮、套装在后轮输入轴上的从动轮以及绕设在主、从动轮上的传动皮带,传动皮带为齿轮带,主、从动轮为齿形轮;输入轴包括轴本体以及位于轴本体一端的啮合部;从动轮包括与传动皮带装配的齿轮圈及其外侧的固定板;齿轮圈设有大于轴本体的中心孔,使装配过程中齿轮圈可偏心穿套在轴本体上;固定板则设有与齿轮圈同轴的装配孔,装配孔与啮合部啮合连接实现从动轮与输入轴的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传动皮带与主、从动轮的齿形啮合实现传动,传递效率更高,能够更好地传递扭矩,且将从动轮分拆为齿轮圈和固定板,便于传动皮带的装配,结构简单合理,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摩托车,尤其是一种二轮电动摩托车的皮带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摩托车的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V型传送皮带及减速齿轮箱。其中,主动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轮与减速齿轮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V型传送皮带连接,电动摩托车的后轮设置在减速齿轮箱的输出轴上。
由于驱动电机和减速齿轮箱是固定安装在车架上,因此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减速齿轮箱的动力输入轴之间的中心距是固定不变的。装配时,需要预先将主动轮和从动轮套装在输出轴和输入轴上,再将V型传送皮带套装在主、从动轮外径。
而对于现有采用的V型传送皮带,其是通过两侧壁与主、从动轮的摩擦实现联动,传动效率低,且容易发生打滑现象。
此外,由于主、从动轮的中心距不可变,传送皮带需在较大外力撑大后才可装配到位,较为费时费力;且这一过程,对于弹性较差的传送皮带,可能会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导致传动效率降低,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轮电动摩托车的皮带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轮电动摩托车的皮带传动结构,包括由电机输出轴驱动的主动轮、套装在后轮输入轴上的从动轮以及绕设在主、从动轮上的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为齿轮带,所述主、从动轮为齿形轮;所述输入轴包括轴本体以及位于轴本体一端的啮合部;所述从动轮包括与传动皮带装配的齿轮圈及其外侧的固定板;所述齿轮圈设有大于轴本体的中心孔,使装配过程中所述齿轮圈可偏心穿套在轴本体上;所述固定板则设有与齿轮圈同轴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与啮合部啮合连接实现从动轮与输入轴的同步转动。
所述中心孔为轨迹经过齿轮圈圆心的条形孔,且所述条形孔的宽度与所述轴本体径值相匹配。
所述中心孔为腰型孔,且腰型孔的中心与所述齿轮圈同心。
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轴向锁紧在齿轮圈上。
所述装配孔与啮合部为花键连接。
所述啮合部两侧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固定板通过卡环轴向固定在所述啮合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齿轮带与主、从动轮齿形啮合传动,传递效率更高、更为精准,能够更好地传递扭矩;
(2)装配时先将齿轮圈偏心穿套在输入轴上,从而缩短了主、从动轮的中心距,传动皮带无需预紧即可轻松套装在主、从动轮上,再通过齿轮圈上的固定板与输入轴啮合调正,使主、从动轮的中心距与输出、输入轴的中心距恢复一致,传动皮带绷紧,满足传动结构的设计标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从动轮与输入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齿轮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8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工具齿轮箱速度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进三出链轮传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