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商用车及其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7608.1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0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何冬梅;王博;谢莹山;杨昂;周永江;张亮;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芜湖联合新能源重卡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5/30;B62D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张晋晋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动力 转向装置 转向器 主动力 转向系统 换向阀 商用车 监控单元 本实用新型 控制换向阀 车辆行驶 连接通路 转向操作 换向 商用 驱动 监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商用车及其转向系统,转向系统包括主转向装置、应急动力单元、换向阀以及监控单元,其中主转向装置包括转向器和主动力单元;应急动力单元,用于向转向器提供动力;换向阀设置在主动力单元和转向器之间,换向阀还连接应急动力单元,并使得转向器选择性地与主动力单元或应急动力单元形成连接;监控单元设置在主转向装置的连接通路上,并用于监控主动力单元的工作状态,以控制换向阀换向。在主转向装置失效时,该系统能够及时地切换应急动力单元工作,使应急动力单元为转向器提供动力,以驱动商用车转向,从而保证商用车在主转向装置失效时,仍能进行转向操作,确保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转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商用车及其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为适应公路运力的增长,公路运输车辆的生产数量逐日增多。随着安全法规的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人们在使用车辆时的安全意识也越来越强。
目前,现有车辆的转向系统一般采用动力转向装置,这种动力转向装置是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设一套转向助力装置形成的此种转向助力装置最常见的形式为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具体而言,该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包括转向助力泵以及与车桥转向机构连接的转向助力缸。
在正常状况下,实现车辆转向所需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是由驾驶员通过机械转向系提供的,而大部分是由发动机通过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提供的。即,在转向过程中,发动机带动转向助力泵运转,进而向转向助力缸提供压力油,使转向助力缸动作,从而辅助实现轮胎的转向。
然而,若车辆的正常行驶状态遭遇突发事件时,如在整车动力失效、发动机停机或熄火的情况下,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将失去动力源,这会给驾驶员转向操作带来较大困难,并且极易导致事故发生。在车辆长时间工作或车与野外等恶劣环境中时,这种风险将进一步放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车辆在动力失效或发动机停转等紧急情况时无法正常转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商用车的转向系统,包括主转向装置、应急动力单元、换向阀以及监控单元,其中主转向装置包括转向器和为所述转向器提供动力的主动力单元;应急动力单元用于向所述转向器提供动力;换向阀设置在所述主动力单元和所述转向器之间的连接通路上,所述换向阀还连接所述应急动力单元,并使得所述转向器选择性地与所述主动力单元或所述应急动力单元形成连接;监控单元设置在所述主转向装置的连接通路上以监控所述主动力单元的工作状态;所述监控单元还与所述换向阀、所述应急动力单元通信连接,以控制所述换向阀和所述应急动力单元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监控单元包括流量指示计,该流量指示计设置在所述换向阀和所述主动力单元之间。
优选地,所述应急动力单元包括应急泵、用于驱动所述应急泵的伺服电机、与所述应急泵连通的应急转向储油罐,所述应急泵经所述换向阀连接所述转向器,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监控单元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动力单元包括主泵和所述主泵连通的主转向储油罐,所述主泵经所述换向阀连接所述转向器。
优选地,所述主转向储油罐、所述应急转向储油罐通过回油管路与所述转向器的回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管路上设有切换阀,以使得所述转向器选择性地与所述主转向储油罐或所述应急转向储油罐连通。
优选地,所述主转向储油罐与所述切换阀之间设有允许往所述主转向储油罐单向导通的第一单向阀,所述应急转向储油罐与所述切换阀之间设有允许往所述应急转向储油罐单向导通的第二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主转向储油罐与所述应急转向储油罐相互独立或串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向器为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商用车,其包括上述的转向系统。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芜湖联合新能源重卡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芜湖联合新能源重卡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76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