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2781.4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5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姜佳悦;孙振宇;王岩;史东坡;刘佳;杨凯;刘燕;于晓聪;吴海燕;童建华;刘佩衡;李辉;卢丽丝;刘爽;周明强;于宝石;李艳艳;郑瑞;袁晓俊;马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张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管柱 隔热管 井下蒸汽干度 本实用新型 井下加热器 套管 封隔器 蒸汽 井底蒸汽干度 隔热管套 蒸汽干度 纵长延伸 油层 注蒸汽 干度 管柱 环空 井下 落井 注汽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该管柱包括:纵长延伸的套管、隔热管、封隔器、以及管鞋。隔热管套设在所述套管内,所述隔热管内设置有井下加热器,所述井下加热器能够对所述隔热管内的蒸汽进行加热,进而提高所述蒸汽的干度。封隔器设置在所述隔热管和所述套管的环空内,并位于注蒸汽油层的上方。管鞋设置在所述隔热管的末端,以防止所述井下加热器落井。本实用新型的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可以通过一套工艺管柱解决井下乃至深井井下蒸汽干度较低的问题,利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工艺管柱可大幅度提高井底蒸汽干度,达到提高注汽效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
背景技术
辽河油田作为我国最大的稠油生产基地,稠油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0%,目前对于稠油的开采,普遍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进行开发。蒸汽吞吐开发效果主要受注入蒸汽的干度大小影响。提高蒸汽干度可以提高稠油的采油效率,目前常规采用保温措施来尽量减少注汽时蒸汽干度损失,具体原理是利用真空隔热管保温功能的特点,对通过真空隔热管的蒸汽进行保温,减少干度损失。
但此种保温措施对于深度较大的油井效果不佳,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可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其可以在蒸汽吞吐开采稠油时提高井下蒸汽的干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包括:
纵长延伸的套管;
隔热管,其套设在所述套管内,所述隔热管内设置有井下加热器,所述井下加热器能够对所述隔热管内的蒸汽进行加热,进而提高所述蒸汽的干度;
封隔器,其设置在所述隔热管和所述套管的环空内,并位于注蒸汽油层的上方;
管鞋,其设置在所述隔热管的末端,以防止所述井下加热器落井。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井下加热器位置与所述注蒸汽油层位置相对。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井下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注蒸汽油层的中下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井下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注蒸汽油层的上方。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包括连续管,所述连续管一端盘绕在绞盘上,另一端通过连续管起下装置将所述井下加热器送至所述隔热管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续管起下装置设置在井口的正上方,且位置高于所述绞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包括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与所述绞盘电连接,为所述绞盘供电。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包括防喷器,所述防喷器安装在井口。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管和所述套管的环空内注入氮气,以对所述套管进行保护。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隔器为热力坐封式封隔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管的直径为114.3毫米。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可以通过一套工艺管柱解决井下乃至深井井下蒸汽干度较低的问题,利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工艺管柱可大幅度提高井底蒸汽干度,达到提高注汽效果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27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汽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烧油层点火前危险高温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