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2781.4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5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姜佳悦;孙振宇;王岩;史东坡;刘佳;杨凯;刘燕;于晓聪;吴海燕;童建华;刘佩衡;李辉;卢丽丝;刘爽;周明强;于宝石;李艳艳;郑瑞;袁晓俊;马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张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管柱 隔热管 井下蒸汽干度 本实用新型 井下加热器 套管 封隔器 蒸汽 井底蒸汽干度 隔热管套 蒸汽干度 纵长延伸 油层 注蒸汽 干度 管柱 环空 井下 落井 注汽 加热 | ||
1.一种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长延伸的套管;
隔热管,其套设在所述套管内,所述隔热管内设置有井下加热器,所述井下加热器能够对所述隔热管内的蒸汽进行加热,进而提高所述蒸汽的干度;
封隔器,其设置在所述隔热管和所述套管的环空内,并位于注蒸汽油层的上方;
管鞋,其设置在所述隔热管的末端,以防止所述井下加热器落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加热器位置与所述注蒸汽油层位置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注蒸汽油层的中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注蒸汽油层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包括连续管,所述连续管一端盘绕在绞盘上,另一端通过连续管起下装置将所述井下加热器送至所述隔热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管起下装置设置在井口的正上方,且位置高于所述绞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包括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与所述绞盘电连接,为所述绞盘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包括防喷器,所述防喷器安装在井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和所述套管的环空内注入氮气,以对所述套管进行保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为热力坐封式封隔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的直径为114.3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27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汽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烧油层点火前危险高温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