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列车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2173.5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4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优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郭晓凤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机 车载CAN总线 本实用新型 报警系统 地铁列车 车厢 键盘输入单元 声光报警单元 主机控制单元 单片机控制 光报警单元 司机驾驶室 按钮单元 报警信息 存储单元 时钟单元 通信连接 信息传输 应对措施 主动发起 主机设置 不对称 机控制 主从机 安防 机挂 分设 报警 乘客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列车报警系统,包括主机和从机,主机设置在司机驾驶室,若干个从机分设于每节车厢,若干个从机挂于车载CAN总线上面,通过车载CAN总线与主机进行通信连接。从机包括从机控制单元、按钮单元、从机声光报警单元和从机CAN通信单元。主机包括主机控制单元、主机CAN通信单元、主机声光报警单元、时钟单元、显示单元、键盘输入单元和存储单元。本实用新型基于单片机控制和CAN总线通讯技术,采用主从机的CAN总线通讯方式,车厢内的乘客能主动发起报警,车乘人员也能在第一时间对报警信息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了信息传输的不对称,提高了安全性,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安防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列车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地铁作为城市主要的轨道交通方式之一,人员聚集量大,其安防措施应受到重视。现有的地铁安防主要在地铁站台内实施,例如当站台内发生火灾、斗殴或踩踏等事故时,站台内的报警设备发出报警,提醒乘客尽快疏散撤离,尽可能的减少伤害。
而对于地铁列车车厢内的异常突发事件,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车厢内设置摄像头,实时获取车厢内的视频数据,视频数据传送到设置于列车驾驶室内的监视器上,车乘人员通过监视器查看各个车厢内的监控视频。由于每个车厢前后至少对应一个摄像头进行监控,监控画面较多,每个车厢的监控画面或以小窗口形式同时显示在监控器上,或以轮流的方式显示在监控器上。因此,当车厢内发生斗殴、踩踏、甚至恶意伤害事件时,或因为画面太小看不清楚,或因为画面没有实时显示,又或因为车乘人员人为因素没有及时发现,都会导致车乘人员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列车报警系统,采用主从机的CAN总线通讯方式,车厢内的乘客能主动发起报警,车乘人员也能在第一时间对报警信息采取应对措施,提高了安全性。
(二)技术方案
一种地铁列车报警系统,包括主机和从机,所述主机设置在司机驾驶室,若干个所述从机分设于每节车厢,若干个所述从机挂于车载CAN总线上面,通过所述车载CAN总线与所述主机进行通信连接;
所述从机包括从机控制单元、按钮单元、从机声光报警单元和从机CAN通信单元;
所述按钮单元用于加载乘客报警动作,输出触发信号送入所述从机控制单元,所述按钮单元包括按钮开关、继电器和第一电阻,所述继电器为单刀单掷型继电器;
所述从机控制单元对所述触发信号进行处理,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所述从机声光报警单元进行声光报警;所述从机控制单元通过所述CAN通信单元将报警信息发送给主机并接收主机的确认信号,所述从机控制单元对所述确认信号进行处理,输出高电平信号控制所述从机声光报警单元停止报警;
所述主机包括主机控制单元、主机CAN通信单元、主机声光报警单元、时钟单元、显示单元、键盘输入单元和存储单元;
所述主机控制单元通过所述主机CAN通信单元接收所述从机发送的所述报警信息,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所述主机声光报警单元进行声光报警;
所述时钟单元为所述主机提供具体计时,所述时钟单元包括时钟芯片、备用电池、第一晶振、第一和第二电容,其中所述时钟芯片选用实时时钟芯片DS1302;
所述显示单元对报警车厢位置和报警时间进行实时显示;
所述键盘输入单元用于修改和设定所述主机的时钟,同时用于确定向所述从机发送所述确认信息,所述主机控制单元识别确定动作,并输出高电平信号控制所述主机声光报警单元停止报警;
所述存储单元保存所述主机的运行参数和所述从机发送的所述报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优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优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21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