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翻正无人船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22352.0 | 申请日: | 2018-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9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4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祁献民 |
| 地址: | 10010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船 密闭腔 推进器 空腔 船体 本实用新型 翻转状态 平行设置 头部区域 相交区 水线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翻正无人船,属于无人船技术领域,该自翻正无人船包括: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所述无人船船体的第一侧;密闭腔,所述密闭腔位于所述无人船船体的第二侧,所述密闭腔与所述空腔平行设置与所述船体的头部区域;第一推进器,所述第一推进器设置于所述无人船正反水线的尾部相交区,所述第一推进器在所述无人船处于翻转状态时进行反向旋转。通过本申请的方案,提高了无人船自翻正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翻正无人船。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大量适用不同环境的无人设备如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但受到技术等因素的限制这些设备还没有广泛进入民用领域。以无人船为例,现有无人船多为军用,如完成侦查任务,远程攻击任务等。也有一些用于科研领域,比如海洋数据监测,实验样本采集等。在工业上用于一些水中设备的远程维护,工业开采等方面。民用方面的应用还很有限,目前除了作为娱乐用途的无人船之外,用于实际作业的无人船在民用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对于无人船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无人船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例如,风浪较大)或者无人船自身转弯速度过快等原因,常常会发生翻船(无人船处于翻转状态)的情况。如果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无人船的翻正(将无人船由翻转状态调整为正常状态)操作,则会费时费力。推进器在翻船的情况下长时间工作,一方面会导致无人船能源的浪费,另外一方面也存在推进器由于长时间空转而导致的推进器电机损坏。
因此,亟需一种全新的结构简单、易维护且可靠性高的自翻正无人船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翻正无人船及潜水器,至少部分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翻正无人船,包括:
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所述无人船船体的第一侧;
密闭腔,所述密闭腔位于所述无人船船体的第二侧,所述密闭腔与所述空腔平行设置与所述船体的头部区域;
第一推进器,所述第一推进器设置于所述无人船正反水线的尾部相交区,所述第一推进器在所述无人船处于翻转状态时进行反向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情况,所述第一推进器位于所述船体的第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情况,所述自翻正无人船还包括:
第二推进器,所述第二推进器位于所述船体的第二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情况,所述自翻正无人船还包括:
配浮,所述配浮设置于所述船体的第二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情况,所述第一推进器包括第一螺旋桨及与所述第一螺旋桨配合的第一涵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情况,所述第一推进器还包括螺旋桨罩,所述第一涵道的末端与所述螺旋桨罩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情况,所述第一涵道与所述第一螺旋桨的旋转平面成预设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情况,所述预设角度的范围为30~6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情况,所述自翻正无人船还包括:
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检测所述无人船是否处于翻转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情况,所述自翻正无人船还包括: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无人船处于翻转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螺旋桨进行反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2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用无人空气动力船
- 下一篇:专用于无动力水上滑翔翼的浮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