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的平台化副车架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54132.0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6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生;王亚奎;黄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2D21/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易咏梅 |
| 地址: | 2155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平台 车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平台化副车架。该平台化副车架,其包括上钣金件和下钣金件。上钣金件和所述下钣金件沿车身的高度方向彼此固定而形成具有内部空腔的主框架,且主框架的朝向车辆头部方向的侧面设有供后悬置固定件进入内部空腔的开口。由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后悬置固定件,仅需通过不同大小的开口即可将匹配不同类型的动力总成,因此可以明显加快副车架开发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的一种支撑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平台化副车架。
背景技术
根据目前的车辆设计原则,车辆需要通过副车架来布置动力总成。由于不同的动力总成具有构造不同的后悬置,因此需要有不同的副车架来与之匹配。由此,在更换动力总成的时候,尤其是所要更换的动力总成的设计方式或者动力总成的整体架构思路不一样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重新开发一个副车架,这会导致成本急剧增加,同时也会使得项目的开发时间变长。由于现有的车型多为传统动力车型,其与系能源车型具有明显不同的动力总成的后悬置全然不同,根据当前的设计方式,其无法适用传统动力车型与新能源车型不同动力总成类型的后悬置的开发。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动力总成且可以基于传统动力底盘开发的平台化副车架。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平台化副车架,其包括上钣金件和下钣金件,所述上钣金件和所述下钣金件沿车身的高度方向彼此固定而形成具有内部空腔的主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的朝向车辆头部方向的侧面设有供后悬置固定件进入所述内部空腔的开口,其中所述后悬置固定件具有沿车身高度方向的第一通孔,所述上钣金件和下钣金件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且彼此对准的第二通孔,使得紧固件能够依次穿过所述上钣金件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后悬置固定件的第一通孔和所述下钣金件的所述第二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平台化副车架还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被构造成能够固定于所述内部空腔中的半封闭式结构,其具有在所述主框架的开口侧敞开的直立的侧壁以及能够与所述上钣金件或下钣金件中的一个贴合并固定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匹配并且在装配时对准的第三通孔,其中所述后悬置固定件能够经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敞口侧进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内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平台化副车架还包括能够被固定于所述内部空腔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被构造成具有大致呈“L”形构造或“T”形构造,且所述“L”形构造或“T”形构造包括位于其顶部且与所述上钣金件或下钣金件中的一个接合的翼面,以及位于其底部且与所述上钣金件或下钣金件中的另一个贴合的底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沿车身高度方向延伸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紧固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平台化副车架还包括能够被固定于所述内部空腔的第三支撑架,该第三支撑架包括直立的侧围壁以及与所述直立的侧围壁大致垂直的水平折边部,所述水平折边部与所述上钣金件或下钣金件中的一个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沿车身的高度方向看,所述第三支撑架包绕所述第一支撑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框架的所述侧面还包括朝车辆尾部方向凹陷的第一凹陷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紧固接合的两个第四支撑架,所述第一凹陷部被构造成具有“∩”形构造,所述第四支撑架被构造成具有大致呈“[”形的构造,其上端面固定于所述上钣金件的上表面,下表面固定于所述下钣金件的下表面,而且两个第四支撑架具有彼此对齐的第四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四支撑架的上下表面被构造成大致呈直角三角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钣金件或下钣金件具有朝向所述内部空腔凹陷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4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包装生产线
- 下一篇: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和数据摆渡子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