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舱拼舱与制孔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9080.8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8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陶凌峰;李茂盛;杨伟锋;汪孝胜;高磊;汪乐;刘峰;洪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舱拼舱 智能化 柔性 生产线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舱拼舱与制孔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及其运行方法,基于轨道机器人实现自动打磨、自动拼舱、自动钻孔、自动铆接及自动制孔;主要由舱板缓存区、包边包角存放区、打磨涂胶区、智能拼舱工作站、底舱板上线及产品下线区组成,其中智能拼舱工作站完成舱体的拼舱与钻铆作业,产品由舱板缓存区通过机器人吸盘吸取舱板,并放置都打磨涂胶区进行打磨涂胶后,能够全自动地完成所有与拼舱和制孔相关的任务。本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操作人员,降低了劳动强度,柔性化程度高,适应动态任务调度及多种产品的柔性生产需求,各部分可根据生产节拍和场地大小设置工位数量和分布方式,实现均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方舱拼舱与制孔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自动化装备进步迅速,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改善了员工环境。
但当前方舱拼舱与制孔却很少见有自动化的设备,生产商将舱板先运动打磨床进行打磨,再运动拼舱车间进行拼舱,拼舱过程仍然依靠吊运,钻孔和铆接仍有人工来完成,拼舱后再运到制孔单元进行人工制孔。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对工人的经验要求高,人力成本过高,并且方舱产品规格众多、产品尺寸过大、搬运过程复杂,造成了空间的浪费,易对安装人员造成伤害,在拼舱中涉及多个舱板之间对齐以及两个舱板位置的配合关系,拼舱人员人工操作调整频繁,装配效率低,再者拼舱现场无信息化手段,仍然依靠工艺卡片进行作业,无法实现对人、机、物、料的有效管控,不利于车间和工厂的有效管理。
综上,针对当前方舱拼舱和制孔作业,缺乏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强、柔性程度好、生产效率高的综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轨道机器人实现自动打磨、自动拼舱、自动钻孔、自动铆接及自动制孔于一体的全自动方舱拼舱与制孔智能化柔性生产线机器运行方法,能够实现多种产品的柔性生产需求,效率高、柔性化程度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舱拼舱与制孔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包括包角包边存放区、舱板缓存架、打磨涂胶区、智能拼舱工作站、机器人U型导轨、钻铆机器人、拼舱机器人和底舱板上线及产品下线区,其中:
包角包边存放区用于存放生产所需的包角及包边;
舱板缓存架用于摆放舱板;
打磨涂胶区用于对舱板的表面进行处理,两边限位柱对舱板进行限位,当表面清擦完成后,对结合面进行涂胶作业;
智能拼舱工作站是拼舱的核心单元,用于完成舱体的拼舱作业;
机器人U型导轨作为钻铆机器人和拼舱机器人的行走平台;
钻铆机器人实现舱板的钻孔及铆接作业;
拼舱机器人用于将舱段从舱段缓存架上取下并放到打磨涂胶区,并由打磨涂胶区送到智能拼舱工作站进行拼舱作业;
底舱板上线及产品下线区用于底舱板的上线及产品的下线。
一种方舱拼舱与制孔智能化柔性生产线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系统根据指令,配送舱板到位,摆放到舱板缓存架上;
步骤2,根据系统指令,拼舱机器人在机器人U型导轨上移动到指定位置,用吸盘吸附相应的舱板依次摆放在打磨涂胶区的相应位置上,并由摆放架上的两边限位柱进行限位;
步骤3,对打磨涂胶区的舱板进行打磨清擦及涂胶作业;
步骤4,底部位置调整装置根据系统的指令,在底板位置调整装置线轨上运动到指定位置;
步骤5,拼舱机器人在机器人U型导轨上移动到指定位置,将涂胶后的底板摆放至底部位置调整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9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通过式高刚性加工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制作刀片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