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舱拼舱与制孔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9080.8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8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陶凌峰;李茂盛;杨伟锋;汪孝胜;高磊;汪乐;刘峰;洪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舱拼舱 智能化 柔性 生产线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一种方舱拼舱与制孔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角包边存放区(1)、舱板缓存架(2)、打磨涂胶区(3)、智能拼舱工作站(4)、机器人U型导轨(5)、钻铆机器人(6)、拼舱机器人(7)和底舱板上线及产品下线区(8),其中:
包角包边存放区(1)用于存放生产所需的包角及包边;
舱板缓存架(2)用于摆放舱板;
打磨涂胶区(3)用于对舱板的表面进行处理,两边限位柱对舱板进行限位,当表面清擦完成后,对结合面进行涂胶作业;
智能拼舱工作站(4)是拼舱的核心单元,用于完成舱体的拼舱作业;
机器人U型导轨(5)作为钻铆机器人(6)和拼舱机器人(7)的行走平台;
钻铆机器人(6)实现舱板的钻孔及铆接作业;
拼舱机器人(7)用于将舱段从舱段缓存架(2)上取下并放到打磨涂胶区(3),并由打磨涂胶区(3)送到智能拼舱工作站(4)进行拼舱作业;
底舱板上线及产品下线区(8)用于底舱板的上线及产品的下线;
所述智能拼舱工作站(4)包括后侧顶紧装置线轨(10)、左侧顶紧装置(11)、左侧夹紧装置(12)、后部夹紧装置线轨(13)、制孔机器人(14)、后侧顶紧装置(15)、后侧夹紧装置(16)、右侧夹紧装置(17)、右侧顶紧装置(18)、顶部线轨(19)、右侧顶紧装置线轨(20)、右侧垂直度保证装置(21)、前部夹紧装置线轨(22)、前侧顶紧装置(23)、前侧顶紧装置线轨(24)、前侧夹紧装置(25)、左侧垂直度保证装置(26)、左侧顶紧装置线轨(27)、前侧垂直度保证装置(28)、后侧垂直度保证装置(29)和底部位置调整装置(30);
后侧顶紧装置(15)共有4套,通过其齿轮在后侧顶紧装置线轨(10)的齿条上的运动,适应不同长度后侧舱板的下部顶紧;前侧顶紧装置(25)共有4套,通过在前侧顶紧装置线轨(24)上的运动,适应不同长度前侧舱板的下部顶紧;
左侧顶紧装置线轨(27)、右侧顶紧装置线轨(20)及底部位置调整装置(30)通过在底板位置调整装置线轨(9)上的运动,适应不同长度的底部舱板,其中底部位置调整装置(30)有两套;
左侧顶紧装置(11)共有2套,通过在左侧顶紧装置线轨(27)上的运动,适应不同长度左侧舱板的下部顶紧;右侧顶紧装置(18)共有2套,通过在右侧顶紧装置线轨(20)上的运动,适应不同长度右侧舱板的下部顶紧;
左侧夹紧装置(12)和右侧夹紧装置(17)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后部夹紧装置线轨(13)和前部夹紧装置线轨(22)上;
第一左侧夹紧装置、第一右侧夹紧装置、后侧夹紧装置(16)、后侧垂直度保证装置(29)通过在后部夹紧装置线轨(13)上的运动,适应不同长度的舱板,其中后侧夹紧装置(16)有两套;
第二左侧夹紧装置、第二右侧夹紧装置、前侧夹紧装置(25)、前侧垂直度保证装置(28)通过在前部夹紧装置线轨(22)上的运动,适应不同长度的舱板,其中前侧夹紧装置(25)有两套;
右侧垂直度保证装置(21)、左侧垂直度保证装置(26)及制孔机器人(14)通过在顶部线轨(19)上的运动,实现不同规格舱板的垂直度保证和内部制孔作业,制孔机器人(14)配备视觉定位系统,通过视觉定位技术,实现舱体内部打孔位置的找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拼舱与制孔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左板、右板、前板以及后板均配备一套关键指标辅助保证系统,该系统由8个不同位置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和处理模块组成,处理模块通过处理8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得到舱板的垂直度以及倾斜度,系统根据得到的数据实时调整夹紧装置和顶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拼舱与制孔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底部位置调整装置(30)包括吸盘组件(31)、支撑板(32)、电动推杆(33)、移动架(34)和安装架体(35),其中吸盘组件(31)和支撑板(32)均安装在安装架体(35)上,电动推杆(33)连接支撑板(32)和移动架(34);
支撑板(32)用于保证底板的平行度,电动推杆(33)与支撑板(32)相连接,电动推杆(33)有四套,分布在支撑板(32)的四角,各自独立运动,且移动架(34)上有4个不同位置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系统通过4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反馈的数据来调节四套电动推杆(33),从而确保底板的平行度,吸盘组件(31)用于吸紧底板。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舱拼舱与制孔智能化柔性生产线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系统指令,配送舱板到位,摆放到舱板缓存架(2)上;
步骤2,根据系统指令,拼舱机器人(7)在机器人U型导轨(5)上移动到指定位置,用吸盘吸附相应的舱板依次摆放在打磨涂胶区(3)的相应位置上,并由摆放架上的两边限位柱进行限位;
步骤3,对打磨涂胶区(3)的舱板进行打磨清擦及涂胶作业;
步骤4,底部位置调整装置(30)根据系统的指令,在底板位置调整装置线轨(9)上运动到指定位置;
步骤5,拼舱机器人(7)在机器人U型导轨(5)上移动到指定位置,将涂胶后的底板摆放至底部位置调整装置(30)上;
步骤6,拼舱机器人(7)撤出操作区域,底部位置调整装置(30)通过吸附装置将底板固定,其举升装置按照指令抬起舱板至一定高度,并通过底板位置调整装置线轨(9)运动到指定拼舱位置;
步骤7,根据指令,后板经过步骤2和步骤3,拼舱机器人(7)将打磨清擦及涂胶作业后的后板摆放至指定位置,后板在后侧垂直度保证装置(29)、后侧夹紧装置(16)、后侧顶紧装置(15)及关键指标辅助保证系统的配合下调整位姿,调整合格后,后侧夹紧装置(16)夹紧舱板,后侧顶紧装置(15)顶紧舱板下侧;
步骤8,拼舱机器人(7)带着吸盘撤出操作区域,等待下一步作业;
步骤9,对包角包边存放区(1)相应的包边进行涂胶;
步骤10,后侧顶紧装置(15)暂时退回原位置,将涂胶的包边粘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后侧顶紧装置(15)将其顶紧;
步骤11,钻铆机器人(6)按照指令,对指定位置进行钻孔和铆接,在钻铆过程中,相应的后侧顶紧装置(15)暂时退到原位置,待不干涉时恢复顶紧;
步骤12,钻铆机器人(6)钻铆后,系统按照指令依照步骤7至步骤11的动作,分别完成前板、左板和右板的拼舱作业,完成舱体底部的包边作业;
步骤13,将涂胶的包边粘贴在拼舱后的侧棱上,钻铆机器人(6)按照指令,对指定位置进行钻孔和铆接,完成舱体的侧棱的包边作业;
步骤14,将涂胶的包角粘贴在相应的位置上,钻铆机器人(6)按照指令,对指定位置进行钻孔和铆接,完成舱体底部的包角作业;
步骤15,钻铆机器人(6)钻铆后,机器人撤出操作区域,等待下一步操作命令;
步骤16,各夹紧装置、各顶紧装置及各垂直度保证装置安装指令退回原位置;
步骤17,底部位置调整装置(30)的举升装置配合制孔机器人(14)按照指令对舱体指定位置进行制孔作业;
步骤18,制孔完成后,底部位置调整装置(30)的举升装置将舱体降到一定位置;
步骤19,系统按照指令依照步骤7至步骤11的动作,完成顶板的拼舱作业,同时安装指令完成顶部的包边作业;
步骤20,将涂胶后的包角粘贴到相应的位置上,钻铆机器人(6)按照指令,对指定位置进行钻孔和铆接,完成舱体上部的包角作业;
步骤21,底部位置调整装置(30)通过底板位置调整装置线轨(9)上的运动将舱体移动到底舱板上线及产品下线区(8),并将舱体吊装下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90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通过式高刚性加工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制作刀片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