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家庭智能机器人的儿童成长习惯行为引导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47033.X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4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邱劲;钱玮;唐毅;吴宏杰;张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Q5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模态 解析 输入信息 习惯行为 家庭智能 结果判断 机器人 成长数据 儿童心理 反馈信息 时间戳 决策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家庭智能机器人的儿童成长习惯行为引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儿童的多模态输入信息、并对标记有时间戳的成长数据集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的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初次引导;采集当前儿童的多模态输入信息,并结合初次引导后的儿童的多模态反馈信息对多模态输入信息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的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对儿童的习惯行为进行第二次引导;该方法对儿童进行两次引导,并且第二次引导生成的引导决策区别于初次引导决策,通过两次引导使得引导方法更加准确合理更接近儿童心理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家庭智能机器人的儿童成长习惯行为引导方法。
背景技术
1-12岁是培养孩子习惯和性格最关键的年龄阶段,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因此,养成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抓住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研究表明,幼儿期(3岁-6岁)、童年期(7岁-12岁)、少年期(13岁-16岁、17岁)都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幼儿期和童年期更为关键;在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由于人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这一时期是矫治不良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期,因此,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也是矫正不良习惯的最后时期。
父母们也知道青少年时期是对孩子培养良好习惯和矫正不良习惯的关键期,但是培养良好习惯和矫正不良习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甚至比较长的时间过程,并且在这个较长的时间内不能出现中断,不然前面的努力就可能白费了,在这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中父母们需要做好记录和保留好证据,特别是对童年期和少年期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理由来说服他们,此时证据就相对很重要了,对于这个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甚至多个需要养成或者矫正的习惯产生的数据,很难搜集的完整。
而对于机器人,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它们的强项,当今市场上针对儿童开发的机器人很多,大多是针对儿童的学习问题而研发的,对儿童的习惯问题的机器人也有部分,但是多数都是以提醒为主,可能更适合幼儿期的孩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家庭智能机器人的儿童成长习惯行为的引导方法有助于青少年时期的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家庭智能机器人的儿童成长习惯行为引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儿童的多模态输入信息并标记有时间戳,建立成长数据集,并对标记有时间戳的成长数据集进行解析;
根据解析的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初次引导,并生成初次引导决策或奖励决策;
根据初次引导结果输出多模态表达;
获取初次引导后的儿童的多模态反馈信息;
采集当前儿童的多模态输入信息,并结合初次引导后的儿童的多模态反馈信息对多模态输入信息进行解析;
根据解析的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对儿童的习惯行为进行第二次引导,并生成二次引导决策;
所述初次引导决策不同于二次引导决策;
根据二次引导结果输出多模态表达。
优选地,所述对于所述儿童的多模态输入信息,包括结合所述儿童的多模态输入信息进行场景感知和意图感知。
优选地,所述根据对标记有时间戳的成长数据集进行解析的结果,包括:
根据成长数据集中记录习惯行为的设定模态来判断习惯行为类型,其中,所述习惯行为类型包括正向习惯行为、负向习惯行为。
优选地,所述根据对标记有时间戳的成长数据集进行解析的结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70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