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单面针质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4213.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0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龚云;凌勇根;何娟娟;廖端芳;林丽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6 | 分类号: | G01N30/86;G01N30/02;G01N30/34;G01N30/74;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千寻;冯振宁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效 色谱 单面 质量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单面针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样品中氯化两面针碱含量,含量要求不低于0.001%。该方法首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不同产地单面针及两面针的共同指纹图谱,并对差异性生物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明确了质量控制检测标志物及其含量标准;与现有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的指纹图谱相比,具有分析速度快,分析时间可明显缩短,且灵敏度高,分离效果佳,且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为单面针质量控制提供了提供科学依据和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质量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单面针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单面针为芸香科植物蚬壳花椒Zanthoxylum dissitum Hemsley或刺壳花椒Z.echinocarpum Hemsley的干燥根和茎,两面针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二者生长于我国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等山地林中。具活血散瘀、祛风活络、续筋接骨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等。目前单面针作为妇科千金片的主要组方成分应用于临床,主要治疗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慢性宫颈炎等妇科疾病。通过对单面针的研究发现,单面针具有抗菌抗乳腺癌等活性。两面针做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已经被《中国药典》所收录。
单面针与两面针的化学成分及活性比较相似,因单面针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而造成单面针与两面针混淆使用严重的现象,因此,单面针与两面针的比较研究亦越来越受到重视。
至今为止,单面针未被《中国药典》所收录,仅在《中国药典》中收录的妇科千金片处方中出现。《湖南中药材标准》(2009版)中收载了单面针药材标准,其药用部位为蚬壳花椒及刺壳花椒的根和茎,但仍缺乏专属性和可定量的指标,无含量测定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单面针质量控制标准的薄弱,在原有单面针的质量标准研究基础上,增加了指纹图谱项,采用具有分析速度快、高灵敏度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结合PCA、OPLS-DA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单面针与两面针UPLC指纹图谱,筛选出二者差异性的化学成分,同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明确了质量控制检测标志物及其含量标准,建立了一套单面针饮片的质量控制标准,为单面针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单面针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单面针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单面针质量控制方法,是利用UPLC技术检测饮片氯化两面针碱含量,氯化两面针碱的质量比含量要求不低于0.001%。
优选地,还可同时利用UPLC技术检测饮片木兰花碱含量。
更优选地,还可同时利用UPLC技术检测饮片白藓碱含量。
即上述的基于UPLC的单面针质量控制方法中,检测标志物可以是如下三种方案:(1)检测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2)同时检测氯化两面针碱和木兰花碱的含量;(3)同时检测氯化两面针碱、木兰花碱和白藓碱的含量。
木兰花碱的质量比含量要求不低于0.1%。
白藓碱的质量比含量要求不低于0.0003%。
其中,所述UPLC的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ACQUITYUPLC BEH C18,柱长100mm,内径为2.1mm,粒径为1.7μm;ACQUITYUPLC Shueldpr18;ACQUITY UPLC CSH C18;或ACQUITY UPLC CORTECS C18+;
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含有0.1%甲酸水;
梯度洗脱条件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4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