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高压回路绝缘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42657.2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8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沃聪善;刘秀;李岩;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27/02;B60L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整车 高压 回路 绝缘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安全管控领域,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高压回路绝缘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当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电池包的主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时,判断是否存在充电枪接入信号;当检测到充电枪接入信号时,检测高压电池包的电池温度;判断所检测的电池温度是否处于用于指示电池包充电仅加热工况的加热阈值范围内;当所检测的电池温度在加热阈值范围内时,控制执行充电仅加热工况,以及在执行充电仅加热工况的过程中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闭合主继电器,以对整车高压回路进行周期性的绝缘检测。由此,在充电仅加热工况时周期性闭合主继电器以周期性检测汽车的整车绝缘性能,避免了高压漏电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安全管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整车高压回路的绝缘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新能源行业日益兴起,新能源汽车也是备受各国政府关注,中国政府也是通过各种政策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由于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高压电池包,新能源车辆中高压电普遍存在,因此车辆的高压电安全就变成了车辆研发人员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绝缘检测就是新能源车辆整车研发过程中应对高压电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
国标GB/T18384.3-2015对电动汽车绝缘要求:组合电路绝缘电阻大于500Ω/V;因此,在目前相关技术中的纯电动汽车中,电池管理系统具有绝缘检测回路,该绝缘检测回路会在激活状态下对电池包的绝缘电阻实时进行检测,以判断电池包的绝缘性是否满足安全标准。具体的,当电池管理系统控制主继电器闭合并在整车建立高压之后,由于整车高压回路已经导通,电池管理系统的绝缘检测回路可以对整车的绝缘电阻进行同步检测,用以判断整车是否有绝缘故障。
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践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在一些工况下,电池包主继电器未闭合,但主继电器外部回路却持续存在高压,比如电池包处于充电仅加热工况时,此时在整车高压回路为高压状态但是电池管理系统的绝缘检测回路因主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而无法为对高压回路的绝缘电阻进行检测,也无法确保整车高压回路的绝缘性能,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高压回路绝缘检测方法,以至少解决目前相关技术中充电仅加热工况下主继电器外部回路却持续存在高压,但断开的电池包主继电器无法对高压回路的绝缘电阻进行检测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高压回路绝缘检测方法,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所述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高压回路绝缘检测方法包括:当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电池包的主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时,判断是否存在充电枪接入信号;当检测到所述充电枪接入信号时,检测所述高压电池包的电池温度;判断所检测的电池温度是否处于用于指示电池包充电仅加热工况的加热阈值范围内,其中在所述电池包充电仅加热工况下的所述主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当所检测的电池温度在所述加热阈值范围内时,控制执行所述充电仅加热工况,以及在执行所述充电仅加热工况的过程中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闭合所述主继电器,以基于设置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绝缘检测回路,对所述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高压回路进行周期性的绝缘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主继电器包括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其中所述在执行所述充电仅加热工况的过程中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闭合所述主继电器,以基于设置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绝缘检测回路,对所述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高压回路进行周期性的绝缘检测包括:在每一所述时间周期内交替闭合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当所述主正继电器闭合,且所述主负继电器断开时,基于设置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绝缘检测回路,对所述主负继电器到所述整车高压回路的高压正回路部分进行绝缘检测;以及当所述主负继电器闭合,且所述主正继电器断开时,基于设置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绝缘检测回路,对所述主正继电器到所述整车高压回路的高压负回路部分进行绝缘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2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